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黎巴嫩——丰沃的弹丸之地
刘振堂
发表时间:2013-08-05 11:54 来源:国际网
黎巴嫩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妇女忌暴露皮肤,不能给她们拍照。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宗教和男女关系。禁止侮辱公务员、国旗和宗教信仰。黎巴嫩国内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忌黄色。与黎巴嫩人进行商务活动要提前预约,饭后为谈公事的合适时机。见面以握手为礼,送礼物以鲜花和糖果为宜,忌送酒和香烟。黎巴嫩人喜欢别人赞美他们的家庭。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与叙利亚、以色列为邻,国土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北京面积的三分之二,但是,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令黎巴嫩名扬天下。它是旅游胜地、转口贸易中心、新闻出版中心和情报中心。同时,它又是东西方文化、人种碰撞交融的沃土,是海外侨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在这区区弹丸之地,美女帅哥如云、教派近20个是不足为怪的。

黎巴嫩旅游业发达主要得益于其别具一格的自然地理条件。黎巴嫩属地中海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势落差大,雪山积雪长达六七个月之久,所以当你4月初在海边游完泳,开车不到半小时,又可在高山雪场滑雪。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黎巴嫩的960倍,未闻有半小时之内海泳与滑雪兼得之处。盛夏之夜,你在贝鲁特觉得闷热,可是若上了山,甚至需毛背心保暖呢!温差加土质条件使人能在同地食到从香蕉、橄榄到苹果、鸭梨的本地水果。而中国这两类水果分别产在广东和山东两地带,相距何其远也。黎巴嫩旅游业更得益于黎巴嫩的人,黎巴嫩人开放、爽快、好客,很愿意结交外国人。今天认识你,你明天就可能成为其座上客。当然,语言条件好是交流的关键。黎巴嫩一般小学都实行三语教学,阿拉伯语、法语、英语并举,所以,出租车司机操两种外语是极普通的事。黎巴嫩山区到处散落着海湾石油大亨的别墅。每到盛夏,他们会翩然而至,享受着在自己国家享受不到的乐趣,也带动了黎巴嫩旅游业。黎巴嫩可说是以商贸立国。其自古以来重商贾,祖先腓尼基人曾垄断了地中海的贸易,控制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北非建立了敢与罗马帝国抗衡的迦太基国。黎巴嫩周边国家从与其的贸易中受益。古代以色列的所罗门圣殿和埃及法老的“太阳船”,都是用黎巴嫩雪松打造的。黎巴嫩转口贸易最成功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1967年“六五战争”,苏伊士运河关闭,海湾石油生产国的大宗日用商品是经贝鲁特港陆路转运的。尤其是科威特,其70%进口商品来自黎巴嫩转口。当今拉美和非洲大片市场依然控制在黎巴嫩商人手中。贸易的发达是金融业来支撑的。黎巴嫩的金融业异常发达,经过15年内战,银行数不降反升,达80多家。

黎巴嫩是中东的新闻出版中心,自然也是情报中心。其现今仍是阿拉伯国家发行报刊最多、电视台最多的国家之一。阿拉伯的一些重要典籍、各类字典,往往都在贝鲁特出版。黎巴嫩报刊资讯丰富、可读性强。你坚持读上一两个月,就可熟悉黎巴嫩,因为黎巴嫩报刊擅长归纳集成,不管事件大小,都会把人和事的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令你触类旁通。还有的刊物,把当天各报刊要闻奇事分门别类集于一册,你若太忙,取其一册即可,不必再费时阅览其他报刊。黎巴嫩除政府外,不少党派也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不少黎巴嫩主持人、广播员被招募到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黎巴嫩的歌星蜚声中东,女歌唱家菲鲁兹和萨巴哈享誉阿拉伯歌坛。黎巴嫩还是拉丁字母发源地。黎巴嫩的比布鲁斯字母被希腊借用并加上元音字母,遂成为拉丁字母之父。古罗马之所以将海外领地规模最大的殿堂建在黎巴嫩(巴尔贝克神庙)也就不难理解了。

黎巴嫩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有文字、绘画历史记载来看,至今有不下20个外族统治过黎巴嫩,从埃及到希腊、罗马,从波斯到法兰西,皆留下了血统的印记。这也造就了黎巴嫩人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族群。西方之美和东方之美有机的结合,加之基因传下来的高雅气质,令黎巴嫩姑娘美丽且热衷选美。而当了“美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备受社会尊崇。

黎巴嫩侨居海外的人数超过其自身人口的一倍以上,且黎巴嫩侨民善于融入当地社会。迄今为止,美国几乎所有出任参众两院议员的阿拉伯人都来自黎巴嫩;巴西议会中有70多名黎裔议员。当年与斯诺一道由上海前往延安并留了下来的马海德先生,祖籍黎巴嫩山区哈姆德镇。他为中国革命,为中国消灭麻风病立了汗马功劳。他的半身雕像矗立在哈穆德镇街心花园,承载着中黎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作者曾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