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我看肯尼亚恐怖袭击案
郭崇立
发表时间:2013-10-21 10:22 来源:国际网
中国前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对“9·21”内罗毕一商场遭袭事件认为,肇事者索马里青年军与肯尼亚有着种种政治、军事和宗教矛盾,索青年军发动恐怖袭击的主要目的就是导演一场血腥的“恐怖秀”,以求最大限度的显示实力,扩大影响,并借机联络同党,扩展组织,同时打击肯尼亚的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向肯政府施压。他表示,非洲大陆的恐怖主义势力出现相互呼应,联手行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

“爱屋及乌”

不少外交人员有一个职业习惯,在一国驻久了,就会对其产生“偏爱”(虽然也有例外),我就是这样的人。

尽管已经从肯尼亚离任好几年了,但心里始终没有将其放下。朋友聚会,外出开会,闲谈中有意无意总要说点这个国家的“好话”。比如:适合人居的"赤道绿洲",人类的发祥地,野生动物的天堂,长跑冠军的摇篮,出口玫瑰最多的国家......;还比如:肯尼亚人不仅质朴、友善、能干,而且人长得也很帅!说到内罗毕,有时还要出题考考别人: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首都市中心地带有大片原生态森林?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说实在的,对这个自己生活了1260多个日夜的极富特色的非洲大都市,心里充满感情。

我的这种情结,有时被同事讥笑为"爱屋及乌",甚至是强辞夺理。因为只要听到有人说肯尼亚的“坏话”,例如这个地方治安有些问题,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反驳,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没有治安问题?强盗也分好坏,肯尼亚强盗给钱不杀人,而在有的国家是既抢又杀(killandrob)。然而,去掉这些主观情感因素,回到客观现实中,肯尼亚确实存在抢劫频发等社会难题。以前大使馆就有位工人师傅外出被抢,受到刺激,不得不中途回国。

实际上,近年来肯尼亚面临的更大挑战不是内部治安,而是外部恐怖主义的威胁,特别是来自其北方邻居索马里同“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宗教反政府武装的渗透和侵扰。

2003年初,我刚到大使馆上任时,拟定的重点调研题目之一就是肯尼亚面临的恐怖主义形势。当时肯尼亚与索马里边界的警察哨所,难民营中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以及沿海城镇的政府机构经常受到索马里越界武装分子的袭击,甚至首都内罗毕也有恐怖分子潜入作案。为此,当时忙于反恐的美国将肯尼亚列入“反恐前线国家”。

二次“前科”

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前,基地组织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就发生在肯尼亚。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同时还有美国驻坦桑尼亚使馆)遭到袭击。一辆满载烈性炸药的卡车冲进美国使馆院内,办公主楼被炸毁,使馆所在街区的大片建筑严重损坏。此次袭击造成219人丧生,其中有12名美国外交人员。另有5000余人受伤,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平民。后来被炸美国使馆有一片地被辟为恐怖袭击纪念遗址,我曾专门到此地勘查。仍记得,透过高高的黑色铁栅栏围墙,看到的是一片深绿色草坪,面积不大,但修剪得十分精致。草坪边上,一块石碑刻着当年被炸死的美国外交人员名字。站在这处闹中取静、设计简约的遗址外面,我当时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基地”组织发动的袭击是冲着美国人来的,但伤亡最大而被遗忘的却是无辜的肯尼亚人。据报道,2011年这次袭击事件的主谋,“基地”组织东非地区头目法祖尔在索马里被政府军击毙。

另一次袭击发生在2002年11月29日,在海港城市蒙巴萨,自杀炸弹袭击者冲进以色列人经营的“天堂饭店”,炸死3名以色列人,10多名肯尼亚人,还有80余人受伤。就在同一天,一架从蒙巴萨飞往特拉维夫的以色列民航客机遭到恐怖分子肩扛式火箭袭击,由于驾驶员的机警和高超技术,奇迹般地躲过了一场劫难。

我到任后不久访问过蒙巴萨。市政安全官员介绍说,当地人对恐怖袭击其实不感到特别意外,因为该城市中有很多中东国家的移民和来自索马里的难民,另外作为国际港口,外国海员出入频繁。因此,恐怖分子混迹其中,渗透相对容易。此外当地走私军火猖獗,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地下军火市场,手雷,AK自动步枪,肩扛式火箭筒等都不难买到。恐怖组织还在当地招募新成员,一些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年轻人,还有那些感到没有出路的失业者都很容易铤而走险,成为招募对象。

青年军“老底”

此次在内罗毕西门商场的袭击事件,是由效忠“基地”组织的索马里青年军发动的,造成了61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英,法,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南非,秘鲁,韩国,中国等10国的公民。有6名军警殉职,240多人受伤,另外据说还有39人失踪。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的外甥及其未婚妻也在袭击中罹难。

这次血腥袭击案的主角索马里青年军,建立于2001至2004年期间,现在的头目叫戈登。该组织原为索主要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领导人的警卫部队和青年特遣队。2006年伊斯兰法院被支持索过渡政府的埃塞军队击溃后,索马里青年军竖起大旗,收拢残军,逐步东山再起,占据了索中南部广大地区,实力得到扩充,核心人员达到4000至5000人。2009年埃塞撤军后,索青年军乘机对索过渡政府发起反攻,攻占首都摩加迪沙部分地区和一些军事要地,成为索过渡政府的头号劲敌和心腹之患。

旧恨新仇

索青年军还经常越境对一贯支持索过渡政府的肯尼亚军政人员进行袭击,并绑架人道救援人员和外国游客等。肯政府在索过渡政府的多次请求下,响应非盟组织的呼吁,于2011年出兵帮助索过渡政府打击索青年军。肯军在非洲素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职业化军队著称,多年来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实战经验,在对索青年军作战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将其逐出首都摩加迪沙,并攻占索青年军主要基地基斯马尤。该城市作为索马里南部主要商业港口,是索青年军主要的税收来源地,也是其中南部根据地后勤补给源头。基斯马尤的陷落,使索青年军元气大伤,也使其与肯尼亚旧仇加新恨。

索青年军与肯尼亚的矛盾除政治、军事原因外,还有宗教因素。索马里以伊斯兰为国教,索青年军的政治宗旨是在索马里严厉实施伊斯兰教法,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并为此向异教徒和离经叛道者发动“圣战”。而肯尼亚全国人口中有45%信奉基督教新教,33%信奉天主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仅为10%,且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信仰的差异被索青年军用来煽动宗教仇恨,激化两国民众的对立。索青年军有一首歌,歌词大意为:“如蒙天佑,我们将到达肯尼亚。当我们到达那里,我们将战斗,我们将杀戮,我们拥有武器,足够的武器。”从中可见索青年军对肯尼亚仇恨之深。索青年军的头目格单还宣称,“肯尼亚民众介入了一场不属于自己的战争,是肯民众选出了该国领导人,他们缴纳的税款为武装肯尼亚军队提供了资金,因此也就为肯军队造成的屠杀中扮演了一定角色。”索青年军企图以此来挑拨肯民众与政府的关系,策动肯国内的反对派向政府发难。同时也是为他们杀害肯平民寻找借口。

“咎由自取”吗

一些西方媒体声称,肯尼亚受到袭击是“咎由自取”。因为肯尼亚军事介入索马里,是为扶持索南部亲肯尼亚的军阀,建立卫星国,作为其北部边界的缓冲区。甚至称肯是“地区小霸权仰仗幕后大霸权撑腰,借正义之名入侵邻国。”这种言论显然与事实不符。肯尼亚始终奉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一贯积极推动索马里的和平进程。2002年,肯尼亚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的授权下,在肯主持召开了新一轮的索马里和会。2004年在肯尼亚的大力推动下,索各派代表汇集肯尼亚就索宪法修正案和建立新国民议会达成协议。同年,选举产生了过渡联邦议会和总统。我本人当时曾被邀请观摩了选举的全过程。整个选举过程公正、透明,没有受到任何外方的干预。肯尼亚政府为这次选举投入了大量资源,为索过渡政府顺利建立和索国内局势的缓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索过渡政府迁回索内地后,我曾受命赴索马里与索过渡政府签署《中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索总统尤素福在同我本人的谈话中,除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外,还多次表示,没有肯尼亚的支持,索马里过渡政府不可能建立,索国内军阀混战,人民惨遭涂炭的局势也不可能缓和。当时我所接触的索各派代表也都认为肯尼亚真诚支持索马里的和平进程,没有自私的目的。索内战不断,多年来造成大量难民,常年居住在肯索边境肯尼亚一方的索难民就有十多万之众,肯尼亚来者不拒,投入大量资源给予救济,受到了联合国等人道救援组织的高度评价。2004年,我国对索马里因海啸受灾的援助物资通过肯尼亚顺利转运,肯方积极配合,提供便利。肯尼亚外长当时对我说,“索马里是我们的兄弟,任何协助都是理所当然。”肯尼亚出兵索马里后,事实证明并未对索南部实施占领,更没有建立所谓“卫星国”,而是将其部队并入非盟驻索特派团,对稳定索国内局势,防止战乱的扩大起了重要作用。索马里消除战乱,恢复和平,建立统一的政府,打击效忠“基地”组织的索青年军,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是国际社会的一致愿望,也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因此,对于肯尼亚出兵索马里的行动,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埸“恐怖秀”

索青年军在内罗毕西门商场发动的袭击,首要目的是要选择一个能造成世界性轰动的“舞台”,导演一场血腥的“恐怖秀”,以求最大限度的显示实力,扩大影响,并借机联络同党,扩展组织。显然位于内罗毕西区(westland)的西门商场被认为符合他们所设定的这种“舞台”条件。该地区有大片的富人区,高档公寓,饭店,住有很多使馆外交官员,联合国机构国际职员及外国游客。另外西门商场是以色列财团投资的高档综合性商场,也被视为该区域商业地标建筑,内有80多家各色店铺,包括各种世界品牌的专卖店,特色餐厅,影院,美容院,连锁超市等。当地权贵、富人及外国外交官员、游客常出入于此。

然而据我所知,中国使馆的外交人员却很少光顾这家商场。究其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我们国内大城市不乏这类商场,习以为常;二是商店内出售的多为进口商品,价格偏高;三是中国人喜欢购买当地土特产,商场内没有出售。

这次袭击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要制造内罗毕不安全的国际形象,恐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将其有关机构迁出肯尼亚。肯尼亚首府内罗毕是联合国继纽约、日内瓦、维也纳之后的第四大总部城市,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中唯一联合国总部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居署总部以及联合国驻非洲的多个机构总部都位于此地。肯尼亚的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当年因成功争取联合国在内罗毕设立总部,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声誉,这也成为肯尼亚国际地位的一个象征。因此,索青年军在内罗毕的袭击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企图造成恐怖环境,威吓联合国将其总部迁出内罗毕。我在驻肯尼亚使馆工作时,同时担任中国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代表,也曾听到有些国家的代表抱怨居住环境治安恶劣,希望将联合国总部迁出此地。肯尼亚政府因此受到很大压力,曾采取很多措施,加强对各国外交官的安保工作。

索青年军的袭击同时也是试图打击肯尼亚的旅游业和破坏当地的投资环境。肯尼亚是东非第一大经济体,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每年有180多万外国游客到访肯尼亚,是肯尼亚赚取外汇和就业来源的重要行业。

玩新花样

索青年军此次血腥的恐怖袭击刚刚落幕,肯政府仍在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此次袭击反映出索青年军的几个新特点:

一是人员组成多国籍化,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骨干成员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据索青年军公布的参与袭击的人员名单,其中有6名美国人,1名英国人,1名瑞典人,2名叙利亚人,还有1名肯尼亚人(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核实)。有报道称,2006年以来索青年军加紧在欧美和中东国家招募成员,壮大实力。迄今至少有50多名美国人和10多名欧洲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同时这些国家中大约有150万索马里裔移民,也是索青年军主要的争取对象。

二是使用网络等高科技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恐怖分子在袭击现场,用“推特”(twitter)社交网站现场直播血腥场景,并利用微博和“脸书”(facebook)发布信息,还允许人质手机充电,与外界联系,以求散播恐怖氛围。

三是将人质中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区别对待,放生前者,杀害异教徒,以强化他们所谓的“圣战”宗旨。

余波未了

这次袭击事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安理会、非盟、欧盟等都为此发表了谴责声明。我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表态,谴责这次袭击,向罹难者表示哀悼,并向肯尼亚政府和人民表达支持,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恐怖主义的原则立场。该事件是“9·11”以后发生在非洲之角的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势将对非洲和国际整体的反恐形势产生影响。

其一,肯尼亚将面临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9月21日袭击发生之后,25、26日接连在肯尼亚北部和东北部又发生了袭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索青年军威胁将继续对肯尼亚境内目标实施恐怖袭击,直到迫使肯从索马里撤军。美国已经发布了赴肯尼亚旅游的警告,这势必将对肯尼亚的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肯雅塔政府今年4月刚刚上任,如何既振兴经济,吸引外资,同时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扩大的新形势,面临重大考验。

其二,非洲大陆的恐怖主义势力出现相互呼应,联手行动的趋势。此次袭击有可能刺激在西亚北非国家活动的恐怖组织互相配合,加强活动,促使该地区的恐怖活动不断升温。如隶属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在该地区日趋活跃。与该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索青年军也已向埃塞、吉布提、南非等多国进行渗透,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关注。

其三,索马里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索马里自1991年后处于无政府状态,军阀割据,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导致该国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索马里归为“失败国家”,很长时间不予重视。东非国家深受索马里内战不休,难民外逃以及海盗横行、恐怖主义外溢的祸害,但因自身势单力薄,无力解决。进入21世纪后,在联合国、非盟、东非政府间组织的大力支持与协同配合下,索马里过渡政府及现政府成立,索国内形势有很大缓和,内战接近尾声。美国在反恐方面同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国家有共同利益,对于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及肯尼亚等国在情报、训练、后勤等方面都给予一定援助。然而此次袭击再次表明,索马里仍然是恐怖主义祸水的蔓延之地。索青年军在遭受打击后又卷土重来,成为“基地”组织在非洲最强悍的一支恐怖势力。因此,国际社会加强联合,共谋对策,尽早解决索马里问题,已变得十分迫切。不久前,在欧盟主办的索马里问题国际会议上,有关国家表达了对索问题的高度重视,并答应给予索马里更多援助,这对东非之角局势的进一步缓和及最终解决是一个好的征兆。

其四,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我国一贯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参与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一贯支持索马里的和平稳定以及加强索马里政府的执政能力,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援助。我国在非洲目前有2000多家企业,有数十万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非洲工作,每年去非洲旅游的中国游客也是与日俱增。我国企业法人和公民安全也同样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在非洲加强中非反恐领域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高级研究员,前驻肯尼亚、牙买加大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