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黄桂芳: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度
发表时间:2014-12-03 18:21 来源:国际网
“你是东方海洋上的一颗明珠,伊甸园将因你而黯然失色。” ---------------菲律宾国父 何塞黎刹

1991年,我飞往马尼拉赴任。抵达机场时,乐队奏起迎宾曲,菲律宾少女在我脖子上挂上菲律宾国花——茉莉花串成的芳香四溢的大花环。在贵宾室,一群记者围上来要求我用英语接受采访。这一迎宾安排给我留下了中国这个近邻热情友好、英语普及的印象。

初到马尼拉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的人名、地名、街名甚至商店名几乎用西班牙名字,如冈萨雷斯、罗哈斯、拉莫斯等,而且天主教遍及城镇乡村。当地朋友告知:这些都是西班牙侵占330多年遗留下来的痕迹。“菲律宾”这一国名也是取自西班牙国王菲律普二世。我也曾对菲律宾将他加禄语定为70多种语言中的国语,但全国通用的则是英语感到不解。当地朋友解释说,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近50年,他们从小上的都是美国式的学校,日常会话都用英语。之后我在菲律宾生活的四年,让我对这个千岛之国所具有的多元化、多样化、包容性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有了更深的感触。

同菲律宾官员、老年知识分子聊天时,他们都不无自豪的指出,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菲律宾不仅有建于1571年的巴洛克教堂、维干古城、波荷的石灰岩巧克力山、杜巴塔哈海洋公园、依富高水稻梯田、巴坦群岛等遗产,还有南部穆斯林沿用的古代文字、依富高水稻梯田情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娱等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交融并兼,成为菲律宾人多姿多彩、乐天随和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入乡随俗:在正式场合同菲律宾人一样有时着西装,有时也穿当地植物纤维制作的淡色透明的“巴隆”;女子可穿“特勒”(俗称“蝴蝶服”)或套装。在餐饮上,城里人使用刀叉吃西餐,也喜爱中餐,还热衷于吃当地的椰汁饭等热带食品(乡村地区习惯用右手抓食)。大家都爱饮用豆类加冰渣混杂的冷饮“哈洛哈洛(halohalo)”。就交通工具而言,虽在马尼拉“中国城”仍保留高大的马车,农村牛车也常见,但最富特色的要数川流不息的“吉普尼”。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军留下的吉普车改装的车辆,当地人把车身漆成五颜六色的花纹,还挂有琳琅满目的小饰物。这些花车使得菲岛的城市更加鲜艳。

菲律宾人能同我们随意交谈,相处舒适开心,在传统习俗上同中国人有很多相同之处:爱护国家,尊老爱幼,重视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他们称之为“公巴莱”),慷慨好客。这些良好的行为举止正是东方文化的反映。中菲之间在多个方面也有着悠久而广泛的交流。菲律宾国语中有许多厨房用品和蔬菜、食品的名字就来自闽南语。华侨、华人在教堂建造、圣像雕刻、宗教书籍印刷出版等领域,同当地工匠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菲律宾人深受西方“教堂音乐”的熏陶,在文化中心经常演出西方古典、现代芭蕾舞,邀请世界顶级艺术家表演歌剧,有时也演出当地人自编自导的喜剧、话剧。合唱团演唱时无人指挥,无人伴奏,边唱边表演,韵律是那样的和谐优雅,让听众赏心悦目。巴彦尼汉国家艺术团和菲律宾大学合唱团还经常到欧美和中国各地演出。菲律宾人从孩童起每当听到乐声响起,就会情不自禁的跳起不同地区的丰收舞、婚宴舞、蜡烛舞等舞蹈。我们还曾应邀与当地人同跳竹竿舞。开始时,我们起落脚常赶不上乐曲的节奏,偶尔也会被竹竿夹脚,急出汗来。后来我们买来两根竹竿,按“澎澎、恰、澎澎、恰”的节拍反复练跳才逐渐掌握。每当热情的菲律宾人邀请我们共舞时,宾主都笑逐颜开,如同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欢度“三月三”的喜庆情景。

(作者曾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