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安德斯:中国制造并非美国制造的威胁
发表时间:2015-01-15 18:52 来源:国际网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在分析了新的贸易数据后指出,中国也许并非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近年来,很多经济学家都批评了传统贸易数据只报告进口与出口总量的方式。他们提出,某国给某类贸易产品或服务增加的实际价值才是更好的衡量指标。因此美国制造业和决策者需要关注全球的价值创造链,部署合理的私有及公有部门发展战略,从而使美国制造业的生态体系能够更加成功地参与国际竞争。

在美国制造业衰落的问题上,多数主流评论家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将这一现象归咎于自动化生产、技术工人短缺以及离岸外包等因素。而美国公众也逐渐将罪魁祸首指向中国。去年,美国对华制造业贸易逆差达到了3180亿美元,这一数字似乎印证了人们的观点。

然而,传统观点是建立在传统的贸易数据之上的,它并不能真实反映美国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在分析了新的贸易数据后指出,中国也许并非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呢?近年来,很多经济学家都批评了传统贸易数据只报告进口与出口总量的方式。他们提出,某国给某类贸易产品或服务增加的实际价值才是更好的衡量指标。

人们常说的两国间贸易差额仅是将全部出口产品的价值减去进口产品的价值。在过去人们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时,多数产品的原件均是由本国制造的。然而,随着制造价值链的快速全球化,如今很少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制造出某种“最终产品”。但是,那些将各国进口零件组装成最终产品的国家仍旧会产生贸易盈余增长,因为最终产品的全部价值被计入它们的出口总值——即使其贡献仅在于组装阶段。

与其他专门从事产品组装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贸易数据也存在失真现象。事实上,若按照附加值来算,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会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而美国对德国、荷兰与新加坡这样高收入国家的贸易逆差会大幅增加,对日、韩两国的逆差则会加倍。

公平地说,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对华贸易逆差相比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尽管如此,更准确的统计数字仍突显了两点:第一,中国制造的是低价值的组装产品,并不会对美国高价值产品带来威胁;第二,很多高收入国家的高端制造业正不断超越美国。

我们注意到,与传统的贸易数据相比,新的增值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最大的挑战也许来自那些发达经济体,而非中国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

以iPhone3GS为例,经济学家邢予青在VoxEU网站上发表文章指出,iPhone在2011年的制造成本为178.96美元。因此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会将出口产品的全部价值计入出口国,使美中贸易逆差增加178.96美元——即使中国的主要任务只是将从世界各地进口的零件组装起来而已。

然而,这样的计算是有偏颇的。iPhone 3GS是一款真正的国际产品,其零件来自多个国家。全球信息服务公司IHS成本测算高级总监安德鲁·拉斯维尔将iPhone的价值按各个部件分解后指出,仅有6.5美元(即总价值的3.6%)是真正由中国制造的。而剩余部分的价值与中国制造业毫无关系。其中美国制造的少数高附加值零部件,例如记忆卡、音频设备及蓝牙的总价值占比要比仅仅组装iPhone的中国高出60%。

既然中国在iPhone制造中的产出价值不多,那么哪些国家的产出占比较大呢?它们分别是日本、韩国与德国。该三国总共占据了iPhone总价值的63%。这些发达经济体善于高端制造,它们的制造部门所依赖的不仅是精明的商业头脑,还有尖端的技术与成熟的劳动力培训项目。长此以往,它们将成为这项美国发明的产品的主要价值制造国,而非美国。

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升值并实施知识产权法也许会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帮助,但这并非美国的深层需求。美国真正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正在高端制造业中赶超美国的高收入国家。

然而新闻行业深知,没有什么能比制造一个“恐怖怪物”更有噱头。随着中国组装工人队伍的迅速壮大,这条“中国龙”自然就成为了媒体“制造”的目标。但是,如果美国想恢复制造业失去的就业岗位,就必须认真对待真正的竞争对手,做到知己知彼。

最激烈的竞争在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领域,在于战略性的公共与私人创新投资、全面的劳动力培训、有竞争力的税收以及贸易政策。试图从发展中国家拿回低收入的组装工作岗位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有弊无利。

美国制造业和决策者需要关注全球的价值创造链,部署合理的私有及公有部门发展战略,从而使美国制造业的生态体系能够更加成功地参与国际竞争。

(斯科特·安德斯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政策分析师,马克·穆罗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大都会政策项目主任,文章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