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与日本围绕领土、历史等问题交锋不断,两国政治关系已达冰点。但考虑到日本经济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日本决定加入美国主导的TPP谈判后,中国要防止在亚太经济圈中被重新孤立。中国一方面暗示有意TPP谈判,另一方面正加强以日中韩为基础的自贸协定,并希望最终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有所动摇。中国与韩国、台湾等为加强合作做好了准备,但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若即若离。中国暗示了将来参加由美国主导推进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可能性,但难以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办。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6月18日在山东威海发表讲话,强调了积极务实地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姿态,宣布第二轮谈判将于7月底在上海举行。 中国围绕冲绳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编辑注)问题与日本之间关系恶化,但之后也没有改变对日中韩FTA的积极姿态。“中日关系尽管艰难,但中日韩合作局面良好”(中国政府人士语),主动提出正式启动谈判的也是中国。 中国为对抗美国,一直优先重视建立可以确保本国影响力的框架。中国没有加入美国主导的TPP。日本越倾向于参加TPP谈判,中国越不得不为避免孤立而积极推进日中韩FTA。 大陆与台湾6月21日签署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为相互开放医疗和金融等领域开辟了道路。在推动日中韩三国FTA谈判之前,中国已优先启动与韩国双边FTA的谈判。中国的目标是,之后把日本和东盟等10多个国家拉进来,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中国之前一直以为日本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难以决定参加TPP。日本决定参加谈判后,“排除中国在外的巨大经济圈”开始具有实现可能性,引发了中国的焦虑。 美国主导推进TPP谈判。日本决定参加谈判,泰国等主要亚洲国家也纷纷响应。中国也加强了对TPP的关注。中国之所以向TPP送出秋波,主要是为了在事先搜集情报的同时,“避免在推进亚洲贸易谈判的过程中给人以与美国对立的印象”。但TPP要求实现自由贸易与投资,中国不会立即加入。因此,即使与日本对立,中国也无法不推进以日中韩和东盟等为基础的FTA谈判。中国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中心,自由投资和金融限制多,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加入像TPP这样的高级别自由贸易圈实际上十分困难。 另外,日本经济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表示:“FTA谈判也是向国内外发出了维持与日本的经济关系、不会继续恶化关系的信号。” (文章转载自《日本经济新闻》和《朝日新闻》,在忠实于原文的规范下改编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