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马来西亚风格迥异的住所
吴德广
发表时间:2013-10-09 09:45 来源:国际网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在与马来西亚人接触时,必须注意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背部。马来西亚社会中虽存在种族纷争,但仍不失为一个礼仪之邦,国民非常注重行为准则,不当的行为经常招致责备甚至白眼。

马来西亚的文化艺术在多元中发展。舞蹈、音乐、电影、歌剧、建筑等文化艺术无不精彩纷呈。居住马来西亚多年,其中最让我感到神奇与震撼的就是那些风格迥异的住所以及背后所透出的文化。

现今,一提起马来西亚,人们便想到气势恢宏的吉隆坡双子塔。马来西亚的现代和传统建筑不但巧妙地记录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也辉映了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吉隆坡绿草如茵,椰树婆娑。矗立期间的几何形摩天大楼、清幽古朴的传统华族建筑以及那些具有穆斯林风格的建筑物相映成趣。巧夺天工的建筑物,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还有腰鼓形、阶梯形、宝剑形,不一而足。

走出城市,来到乡村,传统木制的高脚屋也十分惹眼。它是典型的马来族房屋,很适合炎热、潮湿的环境,很有实用性。木屋的高脚设计一来使高于地面的地板可以防止洪水和动物的入侵,二来可以通过地板底部的空气流通防止地板温度增高。倾斜的屋顶利于加快雨水的流动速度。广阔的屋檐能遮挡炎热阳光。屋内客厅宽敞,主人根据客人的性别在不同的区域待客。房屋的门窗、栏杆上雕刻着典型的穆斯林花纹和图案。登上高脚屋做客,仿佛置身于伊斯兰世界文化之中。传统高脚屋的设计,反映了马来人的灵感和文化。

在乡村华人独院独户,居住得舒适。有的华人还保留着19世纪初从中国来时所建造的亚答屋和农舍。在农舍里有香炉、蜡烛等祭具,表明了华人供奉神明和祭拜祖先的传统习俗,祖先的肖像也挂在墙上。农舍门口张贴红色对联,以辟邪和驱赶年兽。农舍周围种植农作物,如胡椒、长豆等。朴素的亚答屋和农舍是华族先辈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落地生根,以务农为生的真实写照。他们在马来西亚劳作生息,代代繁衍。华族以朴素、勤劳著称,祭神、祭祖是他们的传统。透过他们的住所,华族的历史文化便可一目了然。

我居住于沙捞越州的古晋时,有幸数次访问土著人之家——长屋。长屋是一座高出地面2米多,由木材、竹子建成的一间挨一间的长列屋子,周围有篱笆环绕,以防偷袭。长屋通常长30米以上,居民少则几户,多则近百户。古老的长屋约有150个门,住有百余家人。长屋棚上住人,棚下饲养家禽牲畜。棚上棚下由一条木桐连接,木桐由刀斧砍成踏脚的梯级,当地人习惯攀登这种梯级,上下如履平地。长屋棚上又分成三部分。一是晒棚,供暴晒谷物和其他用途。二是居室,成排的房间由木板作墙壁间隔而成。我曾在三马丹参观一座长屋的卧室,卧室相当现代化,有沙发、电风扇、电视机、自来水等,与城市人家的住房没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是夜里他们是席地而睡。长廊是长屋的第三部分。它是长屋用途最广的地方,既是居民开会场所、联谊中心,又是会客地点,一切重要庆典都在长廊举行。

长屋设有屋长,负责处理长屋里的婚丧喜庆等大事,调解居民各种纠纷。屋长由长屋全体居民推选产生。居民民主推选威信高、经验丰富的老者担任屋长。屋长不能世袭,不称职者随时可被撤换重选。屋长和其他居民一样自食其力,没有什么特权和报酬。居民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长屋还有巫师,负责主持各种宗教仪式,也为病人驱魔治病。

通过长屋,人们能看到土著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他们遭遇野兽或敌人攻击时,能团结起来,共同抗敌。他们喜欢纹身。土著人拥有“图腾崇拜”情节,常将各种图案以刺青方式纹在身上,以此来纪念自己的勇敢行为。身上图腾越多表示自己越勇敢。

马来西亚拥有众多的民族,马来人、华人、土著人等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大家庭,可谓民族大熔炉。这个大熔炉炼出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并通过风格迥异的住所建筑呈现于世人面前。多元文化正是这些民族赋予马来西亚的独有特色,从这一点来看,马来西亚其本身不正是一个充满魅力与个性的住处吗?

(作者曾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古晋总领事)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