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我眼中的阿拉法特
王昌义
发表时间:2013-10-25 11:06 来源:国际网
2004年,前巴勒斯坦国总统、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逝世。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近日,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表示,阿拉法特确系放射性元素钋210中毒死亡。但巴勒斯坦方面否认阿拉法特死于中毒的说法,称巴方目前尚未接到正式尸检结果。但无论如何,阿拉法特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是巴勒斯坦出色的民族领袖,也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1994年他与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一起,获诺贝尔和平奖。

四次相见

1989年初,我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以后,曾四次见到阿拉法特。第一次是1989年6月25日。巴勒斯坦提出阿拉法特拟于1989年5月至6月间访华,这将是阿拉法特第一次以巴勒斯坦总统的身份访华,而且拟将中国、朝鲜和越南作为第一批访问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国内的原因,我方未能同意巴方提出的日期,于是阿拉法特只好先访问朝鲜和越南。1989年6月25日上午,天气晴朗。阿拉法特乘一架伊拉克提供的专机赴朝鲜访问,途中在北京作短暂停留。当时,外交部部长助理杨福昌和我去机场接送。阿拉法特穿着墨绿色军装,头缠黑白格头巾,快步走下飞机,同我们以及朝鲜驻华大使一一握手,然后到贵宾室休息。寒暄了一会儿,阿拉法特就登机离京了。第二次见面是在1989年6月26日下午,阿拉法特从朝鲜经北京赴越南访问。原计划由我去机场接待,但因专机飞行许可未办妥,我们便改变计划,将阿拉法特一行送到钓鱼台国宾馆下榻。他改在27日下午赴越南访问,当时,杨福昌去机场送行。临行前,阿拉法特通过巴勒斯坦驻华大使转交一封祝贺江泽民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亲笔信,并对两次过境未见到中国领导人表示理解。我第三次见到阿拉法特是1989年9月25日在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当时,我陪同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其琛访问突尼斯。考虑到中巴友谊,中国外长访突自然要拜会阿拉法特。当天下午6点,阿拉法特会见了我们。看上去他风尘仆仆,像是刚经过了长途旅行。果然,他解释说,他刚从西非返回,是去调解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的边界纠纷的。这已是他三个月内第二次去调解了。1990年11月,我陪同钱其琛访问伊拉克时,第四次见到阿拉法特。那年8月,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阿拉伯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差别很大,阿拉法特同情和支持萨达姆,因而处境孤立。我们在巴格达拜访他时,阿拉法特精神饱满,谈话滔滔不绝,会晤持续了一个小时。

深刻印象

通过这几次见面,阿拉法特给我留下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极力推动和捍卫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比如,在与以色列对话上,阿拉法特同意在国际会议范围内同以方对话,但认为应明确对话基础,即巴勒斯坦人民拥有自决权,巴方代表应由被占领土内、外的巴人组成,不能只是被占领土内的巴勒斯坦人。二是阿拉法特讲话富有激情,经常提出连珠炮似的问题,而且列举大量事实和数字,揭露对手,宣传自己。他精力充沛,经常忘我地工作。在1989年10月访华时,他曾先访问日本两天,然后在中国待了两天,最后访问民主德国一天。他对每个国家的访问日程都安排得很紧,从上午到晚上,一场接一场。当人们称赞他精力充沛时,他只是说,巴勒斯坦处境困难,需要多多争取支持。

力促巴以相互承认

1986年夏天,我出任驻叙利亚大使。当时,阿拉法特同叙利亚关系恶化,巴解内部也出现分裂,一些巴勒斯坦派别要求阿拉法特下台。为了维护巴勒斯坦内部团结,我方对巴方的援助都是统一向巴解总部提供。有的巴勒斯坦组织对此不理解,我们就耐心地进行解释。后来,巴勒斯坦“民阵”和“人阵”代表赴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参加了推动各派和解的磋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同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巴解组织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同时任命我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大使。1989年4月,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第一任总统。同年10月,他首次以总统身份正式访华。当时,我们完全按国家元首的礼宾规格予以接待。阿拉法特及其领导的巴解组织对巴以和谈采取务实灵活态度以后,以色列的立场仍然僵硬。1989年9月钱其琛外长在突尼斯会见阿拉法特、同年10月李鹏总理同阿拉法特会谈时,都明确表示支持巴解同以色列直接对话,以色列必须撤出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巴以相互承认。1990年8月,阿拉法特由于在海湾危机中“站错队”,在国际上的处境很被动。1990年11月,钱其琛外长访问中东地区,谋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他一方面向阿拉法特及一些阿拉伯领导人阐明,中国认为巴勒斯坦问题必须尽早得到公正解决,但当前最迫切的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防止战争爆发。另一方面,钱其琛在开罗会见美国国务卿贝克时,指出美国如能强调对中东问题的关切,将有助于消除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疑虑。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有关各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努力重新活跃,筹备马德里中东和会的工作加紧进行。当时,关于和会谈判的基础以及谁将代表巴方谈判这两个问题再次凸显。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分歧严重。1991年7月,我随李鹏总理出访中东地区。李鹏总理多次讲话强调,阿以谈判的基础应是安理会第242号和338号决议,中国支持巴解有权作为平等一方参与谈判。此前,我方还利用同以色列极少的接触机会,敦促以方承认巴解,同阿拉法特对话,撤出占领的土地。当时,国际社会对以方的僵硬立场普遍表示反对,就连美国也不完全赞同。不久,沙米尔政府就在国内大选中败北。以拉宾为总理的工党政府上台后,以方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并开始同巴解组织接触。1994年9月,以巴终于正式相互承认。

(转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为前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