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从历史风雨中走来的柬埔寨吴哥
晏廷爱
发表时间:2013-11-08 09:40 来源:国际网
柬埔寨人注重礼节,讲话很有礼貌,见面时要双手合十并行鞠躬礼。平辈朋友相见,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相互亲切友好地问候;晚辈见到长辈,双手合十举至下颌,表示尊敬;百姓见到高僧,合十后举至眉宇,表示敬意;总之,手的位置越高,腰弯得越低,就表示越尊敬对方。柬埔寨人认为右手干净,左手不洁,进食用右手,递给他人物品要用右手或者双手。

人类文明奇迹之一的吴哥古迹,其故乡就在柬埔寨。柬埔寨国旗上有吴哥三塔并列的图案;国歌里有“寺院在丛林中甜睡,铭记着吴哥王朝的辉煌,高棉民族像岩石一样永恒”的歌词,可见吴哥古迹代表着柬埔寨民族辉煌而又沧桑的历史。

公元9世纪初至15世纪的吴哥王朝,曾经是柬埔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都城就在今天的吴哥。吴哥王朝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文明成果,修建了庞大的水利灌溉系统,营造了规模庞大的都城,建成了数以百计规模巨大的宗教寺庙。这些浩大工程跨越四百多年的建设时间,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不幸的是,吴哥多次遭受战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431年,吴哥王朝与大城王朝交战中吴哥都城失陷,大量居民被俘或逃亡,不得不迁都至今天的金边。从此,吴哥都城逐渐淹没在热带丛林莽野之中,直至19世纪60年代,由于一位法国学者的一次探险考察才使吴哥古迹得以进入近代人的视线之中。

我在柬埔寨任职期间有幸多次参观吴哥。今天依然可以清晰看到周长12公里的正方形城郭,墙高5米。东西南北各一座石门,外有100米宽的护城河,河上各有一座宽大的石桥,54尊形态各异的石神站列桥的两边,共同捧着一条巨型石蛇守护着大桥。当人们走过桥时不由产生一种敬畏感,由衷赞叹柬埔寨先民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城郭里的石头建筑群落中,从巨石缝中长出的众多参天大树,树根如巨蟒蜷卧在古迹遗址上,构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常常吸引游人驻足观看,拍照留影。吴哥时代在都城周围修建的宏大农田灌溉系统和都城供水系统,至今仍基本保持完好。尤其是巧妙利用地势修建而成的巴莱人工湖,今天仍有长7公里、宽2公里的湖面,库容4000万立方米的水量,承担着吴哥周围农田灌溉和吴哥居民的日用水供给。巴莱人工湖开创了东方乃至世界最早修建大型水库的先河,充分展示了柬埔寨先民无比的智慧和利用自然的天才能力。

吴哥古迹更让人震撼的是举世独一无二、全部用巨石建筑而成的宏大宗教寺庙,这类建筑尚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丛林里,最著名的景点有女王宫、巴戎寺、小吴哥寺等。女王宫,属于小而精的建筑典型,布局奇巧别致,石刻浮雕细腻优美、形象生动,有“吴哥古迹明珠”的美誉。尤其是被誉为柬埔寨仙女的“阿布萨拉”雕像,多姿多彩,极富线条美感,已经成为柬埔寨艺术中美的化身。巴戎寺,属于磅礴大气的建筑典型,整个建筑由54座巨型石塔构成,中间一座高45米。每座塔尖四面都有由巨石雕成的佛像,神态安详、和平,面带微笑,被誉为“柬埔寨的微笑”。登高而上,站在塔顶,抬头仰望微笑的大佛,能让人感受到吴哥人对和平安详生活的期盼。塔基四周石墙上的一幅幅风情浮雕,有反映百姓娱乐的斗鸡、杂耍以及交易的活动场景。随同的柬埔寨朋友还特别指着其中几幅刻有中国人开店和与吴哥士兵共同出征的浮雕让我看,他说这是中柬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小吴哥寺,则属技术精湛又宏伟壮观的建筑典型,它犹如一座规模宏大、气象庄严的宫殿。台基有三层,逐台升高。整个建筑高65米,顶层在中心和四角耸立起五座莲花蓓蕾型的石塔,直冲云霄,气势恢宏。从任何一方看都会出现三塔并列的壮观景象。底部长800米的石壁回廊上,雕刻着反映印度古代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是闻名世界的浮雕艺术瑰宝。

柬埔寨也不是只有吴哥。首都金边喧嚣而又魅力无限。多年前,我曾以普通游客身份去了一趟柬埔寨,阔别多年的金边其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旧貌换新颜。金边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市井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吴哥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变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各项服务设施更为完善和便利。吴哥古迹经过保护修复,焕发出新的风采,迎接世界各国纷至沓来的游客,成为世界了解柬埔寨最好的窗口。

(作者曾任中国驻柬埔寨大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