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中美趋同反而渐行渐远
马克·伦纳德
发表时间:2013-11-18 11:12 来源:国际网
在当代,大国之间的分歧经常促成互补与合作,而趋同却常常导致冲突。“中美共同体”时代已经终结,中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是为共同的利益而争吵。中美将围绕地位而不是意识形态而争斗。中国迄今一直太弱太处于守势,以至于不能清晰勾勒一种世界秩序来替代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但是,情况将要改变。中国和美国在解释它们的动机时都使用同样的词汇:“秩序”、“合法性”、“增长”和“责任”。但是,相同的语言会把它们分开。

许多人担心,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中美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个世界将一分为二。不过,现在该是改变看法的时候了。如今,正因为中美越来越相似,而不是因为它们有分歧,才促使它们渐行渐远。

“中美共同体”时代终结

美中关系迥异于当年的美苏关系。冷战时期,地缘政治首先就是意识形态冲突,两个不同社会增加接触和日益趋同促进了关系缓和。

不过,现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改变了这种动态趋势。今天,竞争更多的是与争夺地位有关,而不是与意识形态有关。因此,大国之间的分歧经常促成互补与合作,而趋同却常常导致冲突。当中美双方重新平衡自己的经济,重新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时,中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是为共同的利益而争吵。

过去20年里,美中两国大多时候享有一种近乎完美的互利共生关系。中国的储蓄为美国消费提供资金。中国公司加工生产由后工业化的美国企业设计的产品。中国内敛的对外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和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认为中美两国密不可分,它们开始以独特的实体“中美共同体”称呼。

“中美共同体”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为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尽管两国治国理念大相径庭,但这种不同类似于锁和钥匙的不同。中国以“邓小平共识”为依据治国。邓小平的首要目标是维持国际国内稳定,避免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议程,相反,集中精力通过出口和外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治国信条着眼于干涉主义的对外政策,基于国外自由贸易、国内信贷刺激增长,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维护稳定。这两种理念毫不相同,但它们也并不直接冲突。事实上,它们通常是相辅相成的。

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中美共同体”时代。北京和华盛顿都清醒地认识到它们很容易受到导致那场危机的系统性失败的冲击,因此,它们发誓要重新平衡它们的经济关系。它们都觉得这一关系已变得不健康了。但是,当两国调整它们的内外政策以适应突然变得脆弱的全球经济时,它们在很多方面开始变得趋同,这助长了竞争而非互补。

中美角力主导全球秩序

确实,中国已加入改变全球秩序的复杂的多边外交活动。不过,无论中国的上层统治者喜欢不喜欢,西方现在还没有准备调整现有的世界秩序以满足中国的愿望。

譬如,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高收入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内)开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该协定明显把中国排除在外。新的贸易安排的目标并非是把中国挤出国际贸易体系外,而是要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制定规则,然后迫使中国接受这些规则。在安全方面,西方也在做着类似的努力。美国正在竭力借助“重心转向亚洲”来加强其与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的长期关系,以便减缓中国谋求在西太平洋地区占军事优势地位的努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非常努力地想绕开西方。它建立了自己的安全机构,譬如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还与金砖伙伴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定期举行峰会,还在力图建立一个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该行的贷款投资组合规模有可能是世界银行的三倍之多。

在日益形成的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秩序中,有很多全球机构,譬如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它们经常因成员国之间意见不合而陷入僵局。大家不是齐心协力改革现有共同论坛,相反,西方国家试图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世界”,中国及其伙伴则试图建立一个某些分析家所谓的“没有西方的世界”。

不同于冷战的新两极化

一些国家不认为世界性多边机构不可或缺,却会更多依赖于富裕水平差不多的国家间组成的新网络。可以把它理解为“趋同性”。一个结果将是出现一种奇怪的新形式的两极化,表面上看比过去20年更像是冷战时期。不同之处将包括美国势力减弱,华盛顿的竞争伙伴更精明(和更成功),不结盟国家更强大。但是,全球政治动态也将完全不同于二战后50年的政治动态。

首先,不同于冷战时期,这种竞争将主要是地缘经济方面的而不是地缘政治方面的。

其次,美中竞争的特点将是这两个大国高度的相互依存,因为两国经济互相渗透。但是,两国的决策者们会认为这种相互依存有风险,而不是关系转暖的好兆头。

第三,尽管在冷战时期许多不结盟国家最终发现自己不得不选择站队,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它们将能够利用一些更灵活集团的存在,因为这些集团不要求排他。结果将是形成一种混杂的世界秩序,其中,一些国家将能够既与中国又与美国达成协议。

最后,北京和华盛顿将围绕地位而不是意识形态而争斗。中国迄今一直太弱太处于守势,以至于不能清晰勾勒一种世界秩序来替代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但是,情况将要改变。中国和美国在解释它们的动机时都使用同样的词汇:“秩序”、“合法性”、“增长”和“责任”。但是相同的语言会把它们分开。

(转载自新华网,作者为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