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中国人看世界 > 正文
话语权之争:中日东海博弈进入深水区
左希迎
发表时间:2013-11-29 11:17 来源:国际网
西方依靠先到者的优势,主导了话语权,中国的战略突破被塑造成为打破现状的行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中国加强对日本和美国的舆论战,通过重塑单个议题的话语权,解构日本和美国先于中国形成的议题主导权。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中日在东海博弈的影响范围将扩大化,在东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加,美日等国的双重标准也将日益露骨。对中日在东海可能发生冲突,中国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制定详细的预案,着重加强重塑议题的能力,加强同美国的沟通,集中力量应对日本的挑战,安抚周边国家。

西方依靠先到者的优势,主导了话语权,中国的战略突破被塑造成为打破现状的行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中国加强对日本和美国的舆论战,通过重塑单个议题的话语权,解构日本和美国先于中国形成的议题主导权。

近日,中国国防部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不出所料,中国的举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激烈反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声称"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非预期的后果",并要求中方撤销划设决定。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则批评中国此举是试图改变现状,并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随后,美军派2架B-52轰炸机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韩国则"表示遗憾",并重申不会接受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甚至连域外国家澳大利亚也趁火打劫,批评中国此举无助于地区稳定。

从防空识别区的空域范围来看,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并与日本的防空识别区存在大幅重叠之处,这也是引起日本激烈反弹的重要原因。然而,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日本早在1969年就划设了防空识别区,经过数次扩大,现在其空域包括钓鱼岛,并跨越了日本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在防空识别区上,何以日本设得,中国设不得?作为国际体系中的后来者,这一事件无疑生动展现了当前中国崛起的困境和无奈。中日在防空识别区上的较量,也意味着两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博弈进入深水区,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其一,中日在东海博弈的影响范围扩大化。中日在东海的较量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其结果就是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谋求维持既得利益的国家集团。这些国家互相策应、互为犄角,形成了共进退的联合阵线。

其二,美日等国的双重标准日益露骨。早在冷战时期,日本就相继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加强对中国的监视和防范。现如今,中国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只不过是做着与美日相同的事情。何以日本设置防空识别区就被漂白为"理所当然",而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就被抹黑成"改变现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秉持越来越积极进取的海洋战略,美日等国的双重标准会更加严重。

其三,中日两国在东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中国空军随即进行了首次空中巡逻。由于中日两国在东海的防空识别区存在大面积的重叠之处,因此可以预测的是,两国在这一区域内爆发冲突的概率上升。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如何打破日本等国的双重标准?如何在中日博弈中占据优势?总体来说,中国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对中日在东海发生冲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制定详细的预案,避免事态扩大。中日两国首选是彼此合作,然而,中国也必须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制定详细的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这一点,在制定预案时,可以充分借鉴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控制两国对峙的烈度。

其次,加强重塑议题的能力。日本和美国之所以能够拿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西方依靠先到者的优势,主导了话语权。在这一情境下,中国的战略突破就被塑造成为打破现状的行为,很容易被戴上国际社会"修正主义者"的帽子,从而很难主导议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中国加强对日本和美国的舆论战,通过重塑单个议题的话语权,解构日本和美国先于中国形成的议题主导权。

再次,将中日东海博弈置于中国走向大洋的战略框架内。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仅是中国海军走向大洋非常小的一步,在这个战略框架内,从更微观的层面需要兼顾重点突破和安抚周边。重点突破,意指集中力量应对日本的挑战,对日本保持持续的压力。安抚周边,则是指安抚日本以外的其他周边相关国家,保证中国的战略意图清晰无误,从而减小中国的战略阻力。

第四,在东海问题上加强与美国的沟通。美国派B-52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其试探中国战略决心的意图非常明显,这无疑提醒中国不要忽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美国仍然是中国近海区域难以绕开的力量。一方面,中国需要坚持既有的战略不动摇,顶住日本的压力,并努力化解美国的战略压迫。另一方面,则需要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为平台,加强与美国的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上缓解两国对抗的烈度。

中日在东海的战略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既能避免中日冲突,又能实现自身战略目标,中国应该审慎应对,把握战略机遇,拥有足够的战略耐心。

(转载自《东方早报》,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