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小,近代清朝把日本视为小国,吃了大亏;今天的中国人必须清醒,日本是中国搬不走的一个强大的邻国,必须以足够理性的心态面对它。日寇和中国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截然不同的是,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都长期与汉族等中原民族交流交融,并且认同了中华文明,而日寇是要真正地让中国人“亡国灭种”,这是真正的“非我族类”。中国人必须体认到日本民族的强烈的自尊心,体认到在漫长的历史上中日始终都是“并立”的。在今天,中日仍然应该也可以做到“两强并立”,共同引领亚洲发展,而未必一定要你死我活。相比起中华文明为人类主要文明成果之一,日本其实罕见有原创性的重要文明成果。即使今天日本的发达程度超过中国,但中日之间更多的是差异而非差距。 |
当前,中日关系走向是国际关注热点。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未息之际,最近安倍政府强行违宪通过新的安保法案,发布国家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并积极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整军备武,还染指南中国海争端,且拒绝就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认罪道歉,可以说,动向是危险的,对中国的敌视心态也是明显的。 对此,中国方面高度警惕。目前,中方正在大力推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警醒人们勿忘历史前车之鉴。然而,尽管日本军国主义在近代给中国造成伤害最大,但中国人对日本依然缺乏透彻了解,存在着诸多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日本是“小日本”。在那些对日本抱有强烈的警惕情绪的中国人口中,“小日本”成为了日本的“正式国号”。在中文语境里,“小”有藐视、轻蔑的意思。但是,有些中国人称呼“小日本”,并非仅仅是因为历史的不愉快记忆而导致的藐视、轻蔑,而是因为他们真的认为日本“很小”。 实际上,日本的领土虽然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但其自称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达到40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这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之一。更何况,日本有1亿多人口,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三,军事科技实力更是毫无疑问的强国。所以,“大日本帝国”固然狂妄,但日本是“大国”却显而易见。近代清朝把日本视为小国,吃了大亏;今天的中国人必须清醒,日本是中国搬不走的一个强大的邻国,必须以足够理性的心态面对它。 误区之二:日本人都是“鬼子”。“鬼子”在中文里也是一种贬称。很多中国人提到日本人言必称“鬼子”。但实际上,近代侵华日军主要是为少数军国主义政客所趋使,“日本鬼子”应该仅仅只是指那些侵华日寇,而绝对不代表所有的日本人民。在日本,主张与中国友好的人士从来都有。最近共同社实施的调查显示,76%的人认为应改善日中关系。 安倍政府违宪通过新安保法案,日本国内抗议之声不绝于耳,更表明少数日本政客绝不代表所有日本人民。所以,中国应该继续坚持“中日友好”的理念,引导国民全面、理性地看待日本民众,尤其是在中日国民互动中,应该努力增加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或有利于中日关系。 误区之三:侵华日寇和中国历史上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相同。这种认识误区,是近现代一些中国人、包括一些精英会甘愿投靠日寇、沦为汉奸的原因之一。他们觉得,侵华日寇就像是历史上的“乱华五胡”或者蒙古人、满族人,所以日本侵占中国也未必完全不能接受。但事实上,日寇和中国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截然不同的是,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都长期与汉族等中原民族交流交融,并且认同了中华文明,以中华正统自居,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入主中原”而非“灭亡中国”。 但日寇侵华后,则立即推行日化教育,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彻底灭亡中国。看看台湾在近代遭遇日据殖民统治之后,至今还有很多居民认同自己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就可见日寇是要真正地让中国人“亡国灭种”,这才是真正的“非我族类”。 误区之四:日本是“边陲藩属”,或“中日不能并立”。即使近代中国人差点在日寇侵略下亡国灭种,但迄今仍然有盲目自大的中国人认为日本只应该是“藩属小国”。事实上,日本虽然吸收了大量中华文明,但历史上始终保持了对中国王朝的完全独立。日本只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貌似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天朝上国”地位,那还是因为被欺骗导致的,随后坚决否认。 绝大多数的时间内,日本的统治者始终以与中原王朝统治者平起平坐、甚至更高一等的心态自居,以“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这样的语气与中国皇帝交流已经算是比较客气。中国人必须体认到日本民族的强烈的自尊心,体认到在漫长的历史上中日始终都是“并立”的。在今天,中日仍然应该也可以做到“两强并立”,共同引领亚洲发展,而未必一定要你死我活。 误区之五:剖析日本民族性格的最好著作是《菊与剑》。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剑》(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被有些人称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但实际上,民国时期就出版的《日本全史》(陈恭禄)、《中日战争》(王钟麟)等,都更有利于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了解日本。《菊与剑》认为日本文化具有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等双重性,其实这是对日本民族性格的误读和美化。 日本民族性格本质上只有一个,就是“东方岛民”。首先它是岛民性格,所以敢于冒险斗争,常为海盗行径,热衷于把别人的好东西据为己有。如越南、韩国宁可让后代读不懂本民族历史也要废弃汉字,因为这似乎有关民族自尊,但日本用汉字却怡然自得,只要东西好,别人的就可以是我的。 其次它是“东方”的岛民,所以它的内心深处羡慕东亚大陆的秩序文化,妄想日本能高居秩序顶端,而不是像欧洲岛民到了美洲就要独立,建立一种与母体平等的新秩序。因此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会有统治亚洲的野心,现在的日本政客也很难甘愿屈居中国之下,不悔罪、不加入亚投行就不排除有这方面的情感因素。 误区之六:日本人优于中国人。毋庸讳言这不仅是日寇侵华时很多汉奸的想法,今天仍然有不少中国人持此想。其实几千年来日本始终局限于岛上,近代侵占中国也功败垂成,已经是很好说明。相比起中华文明为人类主要文明成果之一,日本其实罕见有原创性的重要文明成果。即使今天日本的发达程度超过中国,但正如我曾经在一篇评论中指出,中日之间更多的是差异而非差距。 当然我们不应该比较中日民族孰优孰劣,但中国人也实在不必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真正地尊重日本、理性地看待日本、潜心地研究日本、认真地学习日本,取长补短,团结竞争,世代友好,才是中日民族的相处之道。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真正地了解作为邻居的日本,不仅是愚蠢的,也将是可悲的、悔之莫及的。 (作者为中国时事评论人、舆情研究工作者,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