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军事行动除了威逼哈马斯释放全部被扣押人员外,以色列还希望达到多重目的。这导致加沙停火协议处于实质终结状态,第二阶段谈判在短期内很难继续推进。但以色列这种公然撕毁停火协议的行为是难以为继的,试图迁移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目的更难实现。国际层面上,以色列一意孤行只会让自己进一步陷入国际孤立,他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 |
1月19日巴以停火协议生效后,很多人以为可以松口气,然而以色列只是喘了口气。3月18日,以色列以哈马斯未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为由,重新恢复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而一度支持并推动巴以达成停火协议的美国,这个时候又站在了以色列一边。 停火只是权宜之计 加沙重燃战火并不让人意外,舆论普遍认为,停火协议对以色列而言只是权宜之计。以色列关心的是被扣押人员的释放和战后的安全安排。至于协议中涉及以军撤出加沙、永久停火等内容并不在以色列这届右翼政府的考虑范围内。 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当时就表示只接受协议第一阶段交换被扣押人员的内容,要求之后便恢复军事行动,否则其政党将退出执政联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一直对未能完成在巴以冲突初期提出的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耿耿于怀,他在1月17日安全内阁会议上表示,若协议第二阶段谈判失败,以色列将在美国支持下恢复对加沙地带的猛烈打击。次日他又说,即将生效的是“临时停火”,“如果被迫恢复战事,我们将以武力解决”。由此可见,再次对加沙地带动武实际上是在以色列计划之内的。 希望达到多重目的 此次军事行动除了威逼哈马斯释放全部被扣押人员外,以色列还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一是通过轰炸打击哈马斯领导层和基础设施,削弱乃至消灭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和有生力量。几天来已有多名哈马斯高官死于以军行动,仅23日以军对加沙一家医院的袭击,就造成包括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巴尔胡姆在内至少5人死亡。 二是试图建立并扩大加沙地带“缓冲区”的范围。根据停火协议,以色列应在停火第42天(3月2日)开始从加沙和埃及之间的“费城走廊”撤出,在停火第50天(3月10日)前完成全部撤离。但以色列以哈马斯借助“费城走廊”向加沙偷运武器为由拒绝撤出。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21日说,他已下令以军“夺取加沙更多土地”,哈马斯“越拒绝放人”,“就会失去越多土地,这些土地将被以色列吞并”。 三是通过推动加沙人口迁移,改变加沙人口结构,削弱抵抗运动的根基,实现对加沙地带长期控制。以色列试图通过轰炸制造恐慌和混乱,使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生活环境更加恶化,迫使他们“自愿”离开。以色列国防部23日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安全内阁已批准设立“自愿移民事务局”,供“自愿”迁往第三国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居民申请办理手续,并帮助作出相应安排。 四是内塔尼亚胡试图转移国内政治压力。内塔尼亚胡近期宣布将解除国家安全总局局长巴尔的职务,理由是巴尔在预防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袭击时的失职引发了信任危机。同时,他还启动了解除总检察长巴哈拉夫-米亚拉职务的程序,指控她阻碍政府议程。舆论认为,这两项行动将引发内塔尼亚胡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对决,将加深以色列国内分歧,并可能引发社会动乱。近日,已有数万名以色列人加入了反政府抗议活动。 一意孤行难以为继 此次军事行动再次激化了哈马斯与以色列的矛盾,破坏了停火协议的基础。而美国对以色列的无原则支持使以色列右翼势力更有恃无恐,巴以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目前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处于实质终结状态,第二阶段谈判在短期内很难继续推进。但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这种公然撕毁停火协议、继续对加沙地带狂轰滥炸的行为是难以为继的,试图迁移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目的更是难以实现。 从国际层面看,以色列一意孤行只会让自己进一步陷入国际孤立。美国虽然难改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但面临国内外多重挑战的特朗普政府也无法向以色列提供更多实质性支持,以色列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转自“深海区”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