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都在赌对方先让步。与以往相似的是,美国更愿轰炸弱小的胡塞武装,不愿与伊朗这样的地区强国纠缠。所以,美国要以“战争威胁”来避免战争,让伊朗在两个月内低头。而伊朗也清楚美国的红线,以“极限边缘”与美国的“极限施压”周旋。但不同的是,伊朗的地区代理人已从“棋子”变为“负担”,而以色列却对攻击伊朗跃跃欲试,为美国借刀杀人创造了条件。此外,油价越低,美国承受军事行动的能力越强,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也会越高。 |
2025年3月,美国启动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新一轮空袭。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个主要军事行动。迄今,空袭已不间断地进行了三周。美国宣布将再次在中东部署两个航母战斗群,还被传大幅增加了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的战机部署。这些军事动向和“群聊泄密”事件曝光的信息,已大致勾勒出美国的意图。 以拜登之“无能”,彰显特朗普之“伟大” 仅从外交角度看,美国副总统万斯都没搞清为什么要在此时打击胡塞武装。他认为,欧洲才是胡塞武装阻塞航运的主要受害者,美国没必要替欧洲打仗。万斯一度提出将空袭推迟一个月,以避免油价上涨。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强调,此次军事行动要传达出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拜登“无能”而特朗普“伟大”。既然拜登下令空袭胡塞武装时瞻前顾后,显得犹豫软弱,那特朗普的行动就必须迅速强力,以制造与拜登的“区别”,在内政上得分。这也是本轮美军对胡塞武装打击的烈度、范围和持续时间都超过拜登时期的重要原因。 近几任美国总统不断在中东政策上“翻煎饼”,都有类似的贬低前任、抬高自身的考虑。奥巴马签了伊核协议,特朗普上任就废除,拜登又想恢复。特朗普将胡塞武装认定为“外国恐怖组织”,拜登取消,特朗普又重新认定。至于此时和如此打击胡塞武装能起到多大效果,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赫格塞思有言,美国没几个人知道胡塞武装是什么。 杀胡塞之“鸡”,儆伊朗之“猴” 特朗普政府打击胡塞武装,也是向伊朗发出信号。特朗普和美国不少高官都认定,伊朗是中东的“万恶之源”,试图开发核武器,还通过支持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和原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等方式,威胁美国的盟友以色列,妨碍美国在地区的通行自由,挑战了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权威。 本轮巴以冲突延宕至今,哈马斯、真主党和阿萨德政权或是元气大伤,或是灰飞烟灭。在美国看来,这是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和地区代理人网络的良机。 特朗普二任总统以来,收紧对伊朗的制裁,重启“极限施压”,目的就是要伊朗向美国屈服。2025年3月初,特朗普亲自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用威胁和侮辱性语言,要求伊朗在两个月内接受新的核协议,否则会面临可怕后果。面对这一伪装成“谈判邀请”的最后通牒,哈梅内伊迅速表示,不会接受霸凌者对伊朗“不做某些事、不见某些人、不去某个地方、不得生产某些物品、导弹射程也不能超过某个距离”的要求。 伊朗不低头,美国就要进一步施压,但特朗普还不愿意直接攻击伊朗。在上个总统任期,他曾在2020年下令以无人机“斩首”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结果伊朗向美国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作为报复,数十名美军士兵受伤,两国也爆发了罕见的直接军事冲突,美国差点被拖回中东的“无尽战争”。而这对于把结束地区冲突当作政绩的特朗普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就成了美国对伊朗升级警告的方式。在袭击进行了大约10天后,伊朗表示愿意与美国进行间接谈判,态度似有松动。但这仍无法令特朗普满意。他一再放话不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还在3月30日以“次级关税”作为威胁,即所有购买伊朗石油乃至与伊朗进行交易的国家,都可能被美国征收额外关税。 美国和伊朗的“胆小鬼游戏” 美国和伊朗都在赌对方会先让步。与以往相似的是,美国可能愿意轰炸被其视作“软柿子”的胡塞武装,却不愿与伊朗这样的地区强国陷入缠斗。所以,美国要以“战争威胁”来避免战争,最理想的是要让伊朗在两个月内低头,底线目标是不能让伊朗做出任何迫使美国必须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事情。而伊朗也大致清楚美国的红线,始终无限逼近但没有迈过核武器的门槛,以“极限边缘”与美国的“极限施压”周旋。 与以往不同的是,伊朗的经济更加困难,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更大,自身的容错空间更小。而且,伊朗的地区代理人可能已经从“棋子”变为“负担”,美国的关键盟友以色列却对攻击伊朗跃跃欲试,为美国借刀杀人创造了条件。油价越低,美国承受军事行动的能力越强,地区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也会越高。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经济与能源研究室主任,文章转自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