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印度尼西亚——“殊途同归”的千岛之国
刘新生
发表时间:2013-01-23 11:57 来源:国际网
印尼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姓名,忌讳别人摸他的头部,认为头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忌讳别人用左手给他递东西。递东西时,如果实在腾不开右手,一定要说声“对不起”以示歉意。叫人、招呼人时忌讳随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被认为是对人的不敬。到印尼人家里做客,主人如硬留你吃饭,也不要一再推辞,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或对他存有戒心而不高兴。印尼人敬烟时总将烟盒先磕一下,使几支烟露出烟盒,然后再递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烟时一般先将露出烟盒最长的那支烟按进烟盒,再取露出烟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谦让。从烟盒中直接取一支递给客人,或远抛给客人被认为是对人不敬。爪哇人具有神秘的信仰,忌谈诞辰。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享有“千岛之国”的美誉,数以万计的群岛被喻为“镶嵌在地球腰间的一串翡翠”。它地处赤道线上,充满了热带风情。广阔的雨林、神秘的火山、千姿百态的海底珊瑚和热带鱼、历史悠久的古迹和独特的民风民俗,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印尼以约2.2亿人口跻身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它有上百个民族,上百样文化。各民族语言和方言加起来有580多种,散居在星罗棋布的岛屿上的人们虽然彼此之间隔山、隔海,但是,他们奇迹般地创造了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印度尼西亚语。这样,你就能知道我的甘苦,我也能理解你的悲喜,彼此间,可以知冷知暖,可以心意相通,可以相助相爱——这就是印尼。

印尼人十分懂得兼容并蓄,这一点体现在印尼包罗万象的文化上:爪哇族痴迷皮影戏、音乐、舞蹈,巽他族酷爱格来克木偶戏、板顿诗、斗羊,巴厘族迷恋斗鸡、雕刻、编织,马都拉族爱好斗牛和赛牛,······此外,还有数百万已加入了印尼国籍的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他们依然烙刻着各自民族的印记,然而身心早把异乡当作故乡了——这也是印尼。

印尼全国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每天祈祷五次,星期五到清真寺礼拜,一年斋戒一个月,日夜背诵《古兰经》;有条件的,尽可能到麦加朝觐。而笃信印度教的巴厘人,愿意把生活中的许多时间花在祭祀善神恶鬼上,一日三餐供奉在案台上的吃的、喝的和鲜花一样都不缺。当然,也有信奉佛教、道教、原始宗教等,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这个国家,政教分离,多元宗教并存,人人都可以信教——这还是印尼。

在印尼的国徽上,用古爪哇文书写着一句格言:“殊途同归。”早年我在印尼大学留学进修时,我的老师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殊途同归”这一古语来自印尼一则神话。传说古时有位喜欢吃人的国王,名叫普鲁沙达,每天必以人为食。平民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当时有个名叫苏达索玛的武士,非常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向国王进言,愿牺牲自己以替代平民。国王无比气愤,认为苏达索玛干涉了他的正常习惯,于是千方百计地想杀害苏达索玛,但均告失败,最后两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他们搏斗时,湿婆神潜入了国王的身体,佛陀则进入了武士的身躯,各自运用超自然的力量,进行无休止的战斗,谁也无法战胜对方。最终梵天神介入,呼吁双方停止战斗,并提醒他们,虽然他们外表相异,但却是一体的。“形体虽异,本质却一”在古爪哇文里是“Bhinneka Tungga 1Ika”。中国的印尼文专家将它译为“殊途同归”,真是妙不可言。印尼国徽借用这个神话故事,目的就是要激励人们求同存异,消除分歧,以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

(作者曾任中国驻印尼使馆参赞)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