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中国行政管理的秘诀
塔克·范·阿肯
发表时间:2013-07-18 11:28 来源:国际网
中国的行政管理既能对突现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压力作出反应,也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应对这些压力。而管理的秘诀在于中国共产党对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反应灵敏,并相应建立起量化、有操作性的各项考核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确保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等完成中共高层对全局的部署,且这些指标与干部、企业管理者个人的晋升及薪金挂钩。

在行政管理中大量使用各种考核指标让中国共产党对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反应灵敏。

中国共产党依然能够掌权是因为它的行政管理系统非常灵活,既能对突现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压力作出反应,也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应对这些压力。

在《外交学者》近期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们争辩说,民众对中共广泛的支持和高度的政治信任--对共产党政府合法性的信念--是源于“政府对民众需求的灵敏反应”。为了避免民众不满,“权力主义的升级换代”是关键。但由于没有选举,且领导层变动不频繁,中共必须采用其他的内部调整机制。

实际上,中共使用“考核指标”和“干部评价”来做调整,并因此先发制人地应对其合法性面临的各种威胁。这种政府的指标和控制体系构成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支柱,并有助于说明中共的适应能力。

考核指标基本上是指定给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干部个人的年度目标。这些指标服务于中央“五年规划”中阐明的各种目标,或各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阐明的其他特定计划中的目标。

这些指标存在优先性排名。“拥有否决权的优先指标”必须达到,不达标的后果对干部来说可能就是解职。其次是“硬指标”和“普通指标”。有学者指出,“在‘硬指标’上获得高分与否将造就或损害干部的职业生涯”。

一些行政管理指标可能因为地区不同而存在排名上的差异,而另一些指标--诸如计划生育(一种否决权指标)--则由中央制定,其地位不能改变。像经济增长等其他指标不是中央设定的,但是由于中央的压力和地方上的各种激励机制,它们几乎总是硬指标。在量化的硬指标方面表现出色的干部会更快获得晋升,取得荣誉称号和更高的年终奖金,而那些表现不良的干部可能面临罚款和解职。

政策领域的考核指标使用同样的等级原则。政策评分表概述了各项指标和任务,并根据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分配分值。评分表的发展是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具体、可量化、相对较易收集数据、前后连贯和相互独立的指标更受重视。较高等级的指标分配的分值更高。不达标可能导致奖金被扣,相关领导干部失去晋升机会,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受到财政与行政上的处罚。能确保其他任务得以完成的那些指标会分配更高分值。

考核评级还鼓励创新和调整。每年,评级沿着线性方向进行:较高级政府评估它的下一级政府,地方政府评估各个部门等等。

干部的考核报告将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跟随他们,并会影响他们晋升的机会,但却是保密的。相反,对企业和政府的考核结果常常会对外公开。因此考核指标与评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因素--尽管通过不同渠道--以促使备考核对象达到各种政策指标。

这一评级过程说明了中共为什么具备如此灵敏的反应能力。评级不仅用来监督低层政府和人员的工作,而且给低层政府和人员以机会来提出执行方面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这个系统对中共来说是安全的。它是渐进的,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潜在破坏性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的和先发制人的,这意味着广泛的民众参与是不必要的。任何政治系统中的各个机构都在逐渐改变,但是考核指标和评级确保了不断的调整,因此使中共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并不断取得合法性。

(转载自新华网,系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作者为富布赖特学者)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