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人主要由三大民族组成,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与波黑人交往时,应尽量避免谈及宗教敏感话题,注意上述三教的风俗礼仪以及宗教禁忌。东欧诸国的谈判人员待人谦恭,特别看重对方的尊重。所以与他们谈判时,应以尊重为前提,以敬换情,通过一系列尊敬对方的措施感动对方,换取信任,来促进思想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以使谈判顺利进行。 |
波黑曾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常驻多年的地方。 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是前南斯拉夫联邦中的第三大共和国。它是一个山区高原国家,有5.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高度为海拔693米,只有极小部分面积低于海拔150米。波黑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地中海灌木丛和亚热带植物园,还有高山草原和针叶林。不过,1997年7月我再次到波黑工作时,看到不少茂密的树林里增添了很多“秃斑”。据说,那些树木在战争中被砍去当柴烧了,着实令人可惜。 波黑的山川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过卓越贡献。1943年11月29日,当时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在波黑小山城亚伊采举行第二次会议,为新南斯拉夫建立打下基础,这一天后来就成为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国庆日。科扎拉山地的战斗、奈雷特瓦河战役、苏捷斯卡第五次反攻、德尔瓦尔空降等,都曾是震动当时世界的行动,这些都为前南斯拉夫地区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观众熟悉的“奈雷特瓦河战役”、“苏捷斯卡战役”、“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前南斯拉夫电影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说到萨拉热窝,我就会想起那条名叫米利亚茨卡的小河。它只有36公里长,清澈见底,正从萨拉热窝市中心流过。河的两岸由诸多小桥连接,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普林西比桥。就是在这座桥边,“年轻的波斯尼亚”革命组织成员、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比1914年6月28日暗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并由此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92年战争前,桥边曾有“年轻的波斯尼亚”革命组织博物馆,它的外墙上曾镌刻有记述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和一双脚印。但战后这些纪念物都不再有,普林西比桥也恢复拉廷桥的旧称了。我曾无数次地在河边徜徉,倾听它对历史的诉说。 由于长期受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东西方文化在波黑都留有深刻的印迹。这里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并存,既有欧洲最大的清真寺,也有东正教堂、天主教堂和犹太教墓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不少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伊沃·安德里奇以其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故居就在波黑小城特拉夫尼克市内,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波黑有470万左右人口,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以波什尼亚克族(以前称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为数最多。萨拉热窝是以波什尼亚克族人为主的城市,这里保留着很多古朴的传统。我尤其留恋老城的手工艺作坊区,工匠们用铁槌、铁钉在金属片上敲击,随着悦耳的声音,打造出精美的图画。巴尼亚卢卡是波黑第二大城市,是塞族共和国的首府,大街上没有战争留下的痕迹,宽阔的林荫道上,种植着高大的行道树,人们悠闲地散步。莫斯塔尔是克罗地亚族集中的城市,这里的“老桥”闻名于世。老桥建于1566年,莫斯塔尔就是“护桥人”的意思。但在1992年战争中,老桥被完全破坏,多年后由国际社会资助修复。 20世纪90年代的战争,在波黑的山河上和人们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各方面和各阶层人士都在做着深刻的反思,战争的创伤正在愈合。我们祝福波黑各族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曾任中国驻波黑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