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许缘:“超老龄化”的日本靠“六次产业化”搞活了农业
发表时间:2016-04-15 17:46 来源:国际网
所谓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就是通过传统农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追求农产品的高附加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将一、二、三相乘或相加均为六,所以便出现了“六次产业化”这一概念和说法。在新的产业中,农民不仅可以从事农林水产等第一产业,还可以入主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等第三产业,从而获得加工工资和流通利润等高附加值。“六次产业”的形态非常丰富,可以是农产品品牌化,也可以是直销店、饭店、观光农业等。

如果习惯了东京、京都、大阪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似乎无人能够想象,在日本的中小型城市以及广阔的农村地区,它们面临的人口数量减少和老龄化危机已经到达何种严峻程度。

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地区,劳动者正在凭借自身智慧、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以寻找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笔者近期走访的日本富山县,正是在老龄化的重压下、依靠“六次产业化”发展出面向未来的农业产业。

一、日本社会正面临令人咋舌的“超老龄化”压力

众所周知,日本长期以来面对巨大的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压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单纯靠想象无法真切感受到,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来说,人口,或者说劳动力充足是如此必要的条件。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和地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就说明已进入“超老龄化”。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日本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5%,妥妥地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一个有意思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日本成人尿布市场零售额首次超过婴儿尿布,可见日本老龄化和新生儿匮乏程度之甚。

有人预测,到2030年,日本总人口将从2010年的1.28亿跌至1.17亿,到2050年,将下滑至9708万人,而老龄化率将分别攀升至32%和39%。这也意味着,35年后,每10个日本人中将有4人年龄超过65岁。

在此现状之下,已经进入花甲、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日本老人不得不继续拎起公文包或扛起锄头,为推进日本社会前进继续发挥余热。

据官方数据,2014年,年龄在65至69岁的老年劳动者总数约为374万人,较2013年增长了10%;该年龄段老年人就业率高达40.7%,创下39年来最高纪录。

这一状况在日本中部西海岸农业大县富山县体现得更为突出。2015年,日本人口减少率为,0.21%,而富山县的人口减少率则高达0.56%。不仅如此,在县政府所在地富山市,农业人口在10年内减少了三分之一,目前农业就业人口平均年龄高达73.9岁,而这一数字在富山县山田地区更是达到78.2岁。

笔者在富山市和山田地区看到,城市街道中人流稀疏,中小学生十分稀少;在农村地区常见老年人在农田中辛勤农作。因家中缺少青壮劳力,很多年届90高龄的老人也只得亲自下田种地。

二、借助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六次产业化”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富山县是个相对陌生的地名。即便在日本,它也并不很知名。事实上,富山县有着日本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丰富自然资源——富山县所蕴藏的地热资源在日本全国排名第二位,水利资源量也是全国第二名,其森林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约70%,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绿色之城,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正困扰着整个县的发展。面对农业人口数量减少和高龄化、高兼职率等不利因素,富山县借助丰富的水和地热资源优势,注重扶持农业实现“六次产业化”,全力发展面向未来的农业产业。

所谓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就是通过传统农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追求农产品的高附加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将一、二、三相乘或相加均为六,所以便出现了“六次产业化”这一概念和说法。在新的产业中,农民不仅可以从事农林水产等第一产业,还可以入主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等第三产业,从而获得加工工资和流通利润等高附加值。“六次产业”的形态非常丰富,可以是农产品品牌化,也可以是直销店、饭店、观光农业等。

富山县提出的“六次产业化”目标是发展支撑“生命”和“生活”的健康农业和魅力农村。为此,县政府提出四项政策:一是提供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二是培育具备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三是构筑连接未来的生产体制;四是创造富有魅力的魅力农村空间。

牛岳温泉植物工厂就是富山县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人们利用温泉地热,在温室中种植紫苏,不仅将劳动力需求降至低位,还将紫苏种植产业与紫苏籽榨油等相结合,完成了对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初步探索。

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紫苏作为富山县和山田地区传统的特色农产品,是日本餐桌上很受欢迎的食品。得益于牛岳温泉,当地地表温度最高可达到60摄氏度左右。工厂充分利用温泉热,从地下将热能导入工厂的栽培暖房之中,可每年减少35%左右的光热费用。而在无需使用温泉热能的夏天,工厂则利用装置于房顶的太阳能板生成的电能维持暖房照明,每年节约的用电量约在6%。

8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暖房中,LED照明灯发出蓝色、绿色、红色和白色四种颜色光线,将暖房照成一片紫色的海洋。工厂将紫苏秧苗和已生出绿叶的成熟苗分别放置在两间暖房,可以更好掌握种植情况且方便收割。不仅如此,工厂还利用小型榨油机器,将紫苏籽榨成紫苏油,形成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营业利润。

目前,在富山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市四家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健菜堂株式会社,不仅收购牛岳温泉植物工厂所生产的紫苏和紫苏油,销售给当地学校、医院食用,还与当地农家合作,大规模购入市内废弃农耕地,进行紫苏的露地栽培,并将收获的紫苏籽回归植物工厂榨成油在市内超市销售。此外,当地政府还寻求将紫苏油制成胶囊,进一步升级农产品加工等级,为产品添加更高附加价值。

随着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发展,当地不仅实现了创收,而且还可在植物工厂中雇佣本地高龄人口就业,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与此同时,由于展开露地栽培,当地大量农业废弃地得到二次利用,进一步实现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三、建立小型水利发电站灵活发展农业,实现一举多得

发展农业不仅需要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现代农业耕作对于电力的依赖更加突出。在富山县,发展大规模发电设施不仅对于当地高龄劳动力形成较大压力,而且由于人口分布稀疏,电力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损耗。为此,当地政府思考利用本地水力资源优势,以小型水力发电站为核心,实现农业和生活用电的自给自足,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活用自然资源,进一步实现小农经济的未来探索。

富山县目前共有三座主要供农业使用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其中一座是位于常西用水土地改良区内的西番小型水力发电所。让人惊讶的是,这是这一架犹如游乐园中常见的小水车,依靠最高仅为3米的水位落差和全天24小时不停歇的“辛勤工作”,一年便能生产出约18.6万度电,足以满足45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西番水力发电所利用可动式开放型胸挂水车,通过水位调节阀门及水车开闭装置等附属设备进行放水量和发电控制。由于水车和发电机为一体化设计,升降机无需迂回操作,从而大大节省设备对电能的耗费。

这个发电所为露天设施,仅需少量的维护、维修人员,十分节省人力资源。而为了进一步完善设备和支付发电站的日常维护费用,西番水力发电所生产的电力全部出售给北陆电力公司,每年可带来约650万日元(约合39万元人民币)收入。当地政府可利用这笔钱维护老旧的农业设施以及实施为农业家庭减负的相关政策。

不仅如此,发电所每年还能削减约10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有效应对了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活跃了当地农业产业,而且还保护了生态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为应对人口减少和农业劳动力数量的日益下滑,不仅富山县,日本其他地区也作出了各种努力,一方面鼓励各类人群进入农业产业,另一方面依靠本地资源或特色,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

例如,在三重县名张市,当地一家农厂通过雇佣残疾人解决农业人口不足的问题。名张市还将本地农户集结起来,在室内种植体力耗费值不高且是当地特产的香菇等农产品,并且发展蘑菇酱等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充实老年生活、活用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日渐增加,日本这种活用本地资源抵御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为瞭望智库国际观察员,文章转自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