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胡逸山:南中国海纷争的困惑
发表时间:2016-06-23 17:12 来源:国际网
一方面,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崛起,对东南亚各地大致上带来颇为正面的效应。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南海争端各方,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默契,即实质上各自管理各自控制的、尤其是颇为邻近本土的一些岛礁。它们彼此之间虽不能说相安无事,但基本上还是避免过激的相争事件。唯近年来,它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在南海积极地捍卫主权的各项举措的压力,有者甚至是在距离它们的本土不远,但距中国大陆几千海里的海域。东南亚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感到很困惑,何以需要应对中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困惑使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本应水到渠成的战略互信之路变得崎岖难行。

本月以来,有关南中国海的领土领海主权的争端,以至其所反映的中国与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本区域的博弈,无论是在外交交锋的风口上抑或是在实地的事件发生中,皆有再次升温的迹象。

我有幸再次出席了本月初在新加坡所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在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卡特的发言虽然较以前缓和了很多,但仍强调美国在本区域持久存在的决心,並列举了美国今年来在本区域与附近所建立的大大小小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一个所谓“有原则的区域安全秩序”,並呼吁中国加入此一行列,以免自造“一座自我孤立的长城”。

中国在香会上的首席代表、副总参谋长孙建国,显然对卡特最后这部分针对中国的形容颇不为然,态度极为严肃地做出反驳,令参会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美中两方每年在香会上“你来我往”,随着在南中国海与东海事态的演变,可谓高潮迭起。但我还是觉得,香会作为有关各方的国防与军事代表得以在一相对公开的论坛上,进行即便是激烈辩论的场合,总比各方背着本区域而“私相授受”,甚或不堪设想地二话不说动起武来,还是比较积极的。

须知,美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存在,是至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在地现实。其中,菲律宾因是美国前殖民地,所以美国在菲国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以及克拉克空军基地,运作了几乎半个世纪,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因美国国防财政预算紧缩,以及当时菲国国内民族主义抬头的双重挑战,方行撤出。

在越南战争期间,东南亚好几个传统上亲西方的国家,对于北越如胜利攻克南越后,是否会在印度支那半岛以至马来半岛或更远产生所谓的“骨牌”效应,皆心有余悸,所以纷纷在各种程度上以美国马首是瞻,推崇其为本区域的守护者。后来,美国在越南也算是束手无策了,撤退后眼巴巴地看着南越沦陷。但令人心惊胆跳的骨牌效应,也因各种微妙的地缘政治因素而没有发生。

几乎在同一时段,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一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美国这个军事超强作为“仲裁者”来“维和”,以不至持续恶化下去。多年来,美国在本区域的这几个角色,扮演得也还算称职;再加上美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传统上领先的“软实力”,所以东南亚许多国家基本上对美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积极欢迎的。

在香会之后不久的亚细安与中国的特别外长会议上,据闻亚细安各国与中国之间除了讨论一些传统的多边经贸交往等课题外,也就南中国海的局势进行了深切与坦率的交流,延长了会谈时间。不知是否因此,还是另有他因,会后原定的亚细安与中国外长联合记者会没有举行。更耐人寻味的是,据闻是亚细安各国外长共同拟定的、就南中国海课题措辞较以前更为“强硬”的新闻稿,在发出后几个小时又收回。

所谓的亚细安精神,的确是亚细安各国在相关东南亚的课题上寻求共识的一项努力。一般上如有任何成员国不同意大多数的意见,那亚细安也就不声明共同的立场了。亚细安各国就是否曾有新闻稿里所提及的“共识”,态度暧昧,大多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俨然上演了外交“罗生门”。

对于如此几乎史无前例的事态发展,我觉得各方不应纠结于礼仪或技术层面上,如“在人家的地方开会却不给主人家面子是否太不像话”“发出又收回新闻稿是否符合程序”“共同还是各自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发新闻稿”“亚细安个别国家是否有改变初衷”等林林总总的、可能永远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答案的疑问,否则会在思考问题时以偏概全,见树不见林。

经贸与地缘政治利益的矛盾

大家应该探讨最基本、根源的一些问题。

起码从东南亚一些与中国在南中国海有主权纷争的国家的角度来看,在它们与中国的交往之中,最为困扰的是时常接收到它们认为是不太相容的信号。一方面,多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以至其经济的崛起,对东南亚各地大致上带来颇为正面的效应。亚细安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与欧盟;而中国当然也是亚细安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亚细安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虽然仍是东南亚最大的直接投资国,但其自身经济这些年来持续不振,令东南亚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须在经济上“北望神州”,力求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得以更上一层楼。如中国近年来所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策略,在东南亚广受欢迎,许多国家皆希望中国能协助它们建设基础设施,以释放更大的经济活力。同样也是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目睹了在南中国海课题上与中国“别苗头”的菲律宾与越南,皆二话不说成为了创始会员国。中国的经济增长近来进入较缓慢的所谓“新常态”,东南亚各国也忧中国之忧,因为这对它们的增长也会有密切的影响。所以,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与亚细安各国可谓如鱼得水,力图共创双赢。

但在另一方面,与南中国海纷争相关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对中国尤其是这几年来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来处理其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内的利益,刮目相看。多年以来,南中国海的争端各方,虽然大多声称各自拥有南中国海的大片海域的主权,但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默契,或称一种不成文的君子协议,即实质上各自管理业已各自控制的、尤其是颇为邻近本土的一些岛礁、水域等。领土领海的争端,它们彼此之间虽不能说相安无事,有时甚至会故作强硬姿态,以向各自国民“交差”等,但基本上还是避免过激的相争事件。唯近年来,它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在南中国海越趋积极地捍卫主权(从中国角度来看)的各项举措的压力,有者甚至是在距离它们的本土不远,但距离中国大陆好几千海里的海域所发生的,一时也感到颇为惊愕。

如前述的菲律宾与越南等,选择以较强硬的手段来面对中国,本区域的局势也升温。其他如马来西亚等,因与中国的经贸交往实在十分深广,故在这方面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但东南亚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感到很困惑,何以需要应对中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困惑也逐渐地演变成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建立本应水到渠成的战略互信,路程变得崎岖难行,即便经贸仍然顺畅。

除了外交层面,在南中国海与邻近海域的在地局势的“热闹”也不遑多让。美国派出两支航空母舰战斗群到来演习,说它们“剑指中国”可能过于严重,但至少是来实地强调,美国极为坚持在南中国海大片海域里,包括军舰的“自由航行”权利。对此,东南亚国家没有太大的负面意见,但它们同时也意识到,美国的整体“重返亚洲”或“再平衡”策略,与传统上美国在本区域的“存在”,还是有所不同的。如美军今后不一定在本区域重新设立军事基地,而是不时地在本区域轮替军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相关的国家共同承担开销。这一来,大家可能会问,“那航母离开后我们又怎么办呢?”

至于印度尼西亚最近在它与中国九段线有重叠的专属经济水域里,向中国渔民开枪,则再一次牵涉到南中国海课题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印尼也还是亚细安的领头羊之一。看来,在未来的好一段日子里,有关南中国海的纷争,还是会此起彼落的。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员、马国首相纳吉前政治秘书,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