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王忠田:越南首都河内印象
发表时间:2016-08-26 18:06 来源:国际网
在河内,不用说开车,就是坐在汽车里也会感到忐忑不安,经常看到险情。由于摩托车占据了汽车道,有时汽车被逼入逆行线,真是惊险。为了使摩托车让道,汽车司机只有不断地按喇叭。不但白天按喇叭,晚上也是喇叭声不断。负责开车接送我往返距河内市区30多公里的内排国际机场的驻越南使馆办公室的小朱,就是一路上不停地按喇叭,嘴里还一直怨声载道。他风趣地形容说:“这真是一路凯歌!”

在任驻老挝大使馆武官期间,1999年4月,我曾有机会作为临时信使到我国驻越南大使馆取外交邮件,受到了驻越南使馆办公室和武官处的热情接待。这是我第一次到越南。通过使馆为我安排的活动,我对越南首都河内市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河内长高了”

河内是越南的历史名城,为历代封建王朝的京都,曾被法国统治,市内的建筑反映了历史的痕迹。

河内的古迹主要是庙宇,其中著名的有文庙、玉山寺、独柱寺等等。文庙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建于公元1070年的李圣宗时期,内有奎文阁、大拜堂等建筑,旧时皇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和十二学堂也建于此。

河内所有古代寺庙的一个共同点是:有大量的汉字楹联和匾额。楹联对仗工整,字体苍劲有力。在玉山寺的山墙上,阮朝文人阮文超书写的“福”、“碌”两个行草大字,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我在参观河内最大的湖泊西湖旁边的金莲寺时,看见寺中无论正殿还是偏殿,乃至附属的城隍庙和供奉嫦娥的小庙,到处都是汉字。如果不是看到用越南文书写的一块告示牌“每人进庙只准烧一枝香”,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是在身处越南。

河内曾是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所在地,市内留下了不少19世纪的法国式建筑。如河内大剧院、主席府等等。受法式建筑的影响,现代一些民居仍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些尖顶小塔楼,看上去独具一格。

在河内,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法式建筑,都是平房或几层楼房。

越南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经济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盖起了新居,使河内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10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城市郊区,特别是红河大堤内外,一座座小楼像雨后春般建立起来。一些外国投资商看好河内的旅游业,纷纷在河内建筑现代化大型商店和酒店。几座十几层、二十几层的五星级、四星级大酒店拔地而起,矗立在河内的古代建筑和法式建筑之上。这些大酒店的建立,成为河内市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当地人讲:“河内长高了。”

“犁田”与“一路凯歌”

我相信,每位初到河内的人,都会对河内的交通状况留下深刻的印象。

河内市汽车不多,而满街筒子的摩托车,则令人刮目相看。在河内街头,到处塞满了摩托车,而且大部分车上乘坐两三个人,甚至四个人。据说,越南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允许生两个孩子。因此,一辆摩托车上坐着一对夫妇和两个子女的现象甚是普遍,一辆摩托车就是一家人的廉价交通工具。在众多摩托车之间,也有一些自行车穿插往来。自行车的后座上,大多也带着人。

最让人不敢恭维的,是河内的交通秩序。虽然马路上也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但无论是骑摩托车的人,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似乎都没有“各行其道”有概念,即使慢车道上没有什么车,骑摩托车的人或骑自行车的人也要驶上快车道。在上下班高峰,大街上挤满了摩托车和自行车,汽车处在摩托车的包围之中,就像是漂浮在摩托车洪流里的小船。

河内人似乎也没有礼让的概念。汽车不顶到屁股,摩托车就不会让路。摩托车在汽车前面横冲直撞的情景屡见不鲜。行人横过马路时,摩托车不会从行人背后驶过,一定要在行人前面穿行,使过马路者胆战心惊。

一位使馆的朋友向我介绍说,他刚刚学习开汽车上路时,简直不知道如何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摩托车。带他练车的师傅说,在河内开车,必须胆大,敢于向摩托车群里硬挤。汽车开到时,摩托车就会向两边分开,就像农民犁田一样。

在河内,不用说开车,就是坐在汽车里也会感到忐忑不安,经常看到险情。由于摩托车占据了汽车道,有时汽车被逼入逆行线,真是惊险。为了使摩托车让道,汽车司机只有不断地按喇叭。不但白天按喇叭,晚上也是喇叭声不断。负责开车接送我往返距河内市区30多公里的内排国际机场的驻越南使馆办公室的小朱,就是一路上不停地按喇叭,嘴里还一直怨声载道。他风趣地形容说:“这真是一路凯歌!”

(作者曾任中国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代表处助理代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陆海空军武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