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兰普顿:携手书写规则,中美应对彼此有信心
发表时间:2016-09-27 15:54 来源:国际网
中美应该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要清楚如何前进,对于如何改善彼此关系有战略思维。我们要努力建立共同的经济和安全机制。中美应该共同参与全球化机制,共同书写规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单独书写规则,应该由我们一起书写规则,其他国家也应该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思考,哪些经济和安全机构能够将中美捆绑到一起,而非分离。另外,中美应加大对彼此的投资。最后,中美两国的合作机制,我们不仅需要更高层的领导进行战略思考,而后由官僚体系进行落实;我们也需要同总理、副总理以及其他级别的官员对话,中美的关系维度太薄。我们要有更多人相互接触,共同合作。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北京是1976年10月10日,当时的中国对外封闭,我们是第一批在毛泽东主席去世后进入中国的美国人。在我印象里,当时的北京都是胡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如此快速、如此积极、如此大规模地发生惠及如此众多人口的改变。因此,我对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充满了尊重之心。但中美是两个国家,这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中美相互依靠,如果相处得好,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底特律的中国故事

不久前,奥巴马总统与在联合国参加会议的李克强总理进行了会面,这是非常积极的。其实,根据外交礼仪的要求,奥巴马没有义务这样做,而且他也面临其他问题。但奥巴马想要花时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领导人,了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其实就反映出美国领导人对中国的重视。

我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他的发言中提到了一个词:规则,国际社会必须维护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二战后形成,帮助维护世界和平70年,这包括联合国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关心的根本问题是,中国是要参与二战后的体系,还是想要改变这个体系。美国担心,中国想要快速改变该体系,让我们处于劣势。中国如今在这个体系内的发言权越来越大。当然,中国在该体系内应该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我们希望看到该体系的进化,而非革命。

从我读到的报道来看,李克强总理在努力打消美国的疑虑,奥李的对话谈到了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一些政策选择。美国对进入中国市场中的服务领域十分关注。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平衡,服务行业正在获得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对外国企业也是如此。两位领导人提到,他们正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取得进展,而中国也在努力减少负面清单,这是好消息。因为美国企业界对中美关系给予很大支持,对他们来说,支持中美关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底特律的故事想必很多人听到过。不久之前,底特律这座城市破产了,人口流失、企业倒闭。是中国投资者进入底特律,帮助这座汽车城重新获得活力。俄亥俄州也正在大量吸引中国投资,当地有9000人在中国工厂获得工作岗位。当地的社区和政府需要就业机会,需要经济发展,他们才不会管什么南海岛礁。在谈论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记住两国关系所取得的进展。不只是国家层面,中美地方政府层面也要不断交流。

中美不应让彼此成为最大的安全问题

中美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坦率地指出。在我看来,中美关系第一大问题是,两国战略关系不断减弱,即军事关系正在被减弱。中美军事交往正在增多,但事实上当你询问两国军方人士,如果准备下一场战争,未来谁是对手?不幸的是,中美都在把对方当做假想敌。当然,美国正在打击IS和“基地”组织,但它们并不是国家,只是组织或个人。中国进行了一些夺岛演习,这正是美国所担心的。同时,中国也在指责美国同日本进行军事演习。美国向韩国提供导弹防御系统,在中国看来是不友好的。当然,美国也把一些网络袭击的源头归结于中国。两国军事之间正在发生的进展很糟糕,有滑向军事敌对状态的趋势。

但中美也有着非常好的经济和文化关系,30多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我本人也有来自中国的博士生。两国经济关系很正常,尽管有些摩擦。

可如果你询问人们最关心什么,无疑是自己的安全。如果安全发展方向与经济发展方向相左,我担心不好的军事关系会影响经济关系。要警惕,中美不应让彼此发展成为最大的安全问题。否则,就会影响经济和文化关系。

第二,中美都是大国,各自都有关系密切的友好国家,美国还有自己的盟国,但这些友好国家或邻国为中美关系带来了一些麻烦。例如,朝鲜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麻烦,如核试验、对韩关系等。日本也给美国带来了问题。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美国不希望日本这样做,但日本不听华盛顿的话。但我们有盟约,在一些情况下,我们有义务保护日本。因此,有时不是中美自身,而是我们的朋友会带来麻烦。这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我们对彼此的未来走向信心不足。中国可能认为美国试图遏制自己。美国大选正在进行之中,谁将当选很难预料,而中国不知道美国未来的政策如何,不知道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当然,美国也不知道中国正在走向何处,无论是对外政策还是国内政策。美国人也在问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对对方的信心。

需要关注的不只是谁将成为美国总统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很多中国人非常关注,但其实与中国关系不大,这主要是美国的选举。希拉里还是特朗普会最终获胜?这并非唯一重要的问题。美国同时也在选举新的国会。在美国的体系中,国会有着同样大的权力,能够对总统的权力构成限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上下两院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多数党的变化。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在一些问题上受到国会限制,包括预算问题、军事开支等。

此外,候选人在竞选时对中美关系的表态,往往与当选之后不一样。里根总统便是一例。他在选举时说要升级同台湾的关系,但当选之后,态度发生了相当大改变。在里根担任总统期间,美国与中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克林顿总统选举时提出了中国的人权问题,但当选后却通过谈判让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竞选与当选是不一样的。竞选是个人和党派的利益,当选后则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我们有50个州,50个州政府。这些州有许多独立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他们是中国的“天然盟友”。如果看地图,中国是美国各州最大的农业市场,这意味着来自农业领域的参议员会支持中国。他们是“稳定器”,因为他们更关注经济关系。花时间改善同各州的关系,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中国都可以交到朋友。总统选举值得重视,但别忘了在国会和各个州交朋友。越多的美国人就业于中国拥有的企业,就会有越多的人支持这些企业。

在大选前各种事情都会发生,并改变最后的结果,而我的预测是,如果事态正常发展,希拉里可能会赢得选举。

首先,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有60%的机会赢得选举。美国的选举机制很复杂,各个州有选举人,不只是看有多少人投票给一个候选人。例如,当年戈尔获得的选票比小布什多,但小布什最后获胜。在这个体系中,希拉里有更多的方式去赢得选举。

其次,选举要看谁的组织最好,能够动员支持自己的选民前往投票站。希拉里的组织工作显然更好,也更有经验。

第三,谁能争取到更多的团体支持,谁就能够获胜。而特朗普正在疏远各个主要团体,女性、黑人、拉丁裔团体和其他少数族裔投票给他的数量极为有限。除非一些激化事件发生,如“9·11”袭击、骚乱等,否则特朗普不会赢得选举。

如果希拉里当选,将如何影响中国关心的一些政策?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都令人担心,都存在减分点。但特朗普更充满不确定性,你知道特朗普对台湾的政策吗?你想要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上赌一下吗?

对如何改善彼此关系要有战略思维

无论谁最后当选美国总统,中美未来可以发展和推动一些事情,加强我们的关系。中美应该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要清楚如何前进,对于如何改善彼此关系有战略思维。

首先,我们要努力建立共同的经济和安全机制。举例来说,亚投行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也不想加入。但有57个友国都加入了亚投行,对美国而言,这是政治上的灾难。我认为,中国想要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积极角色,美国应该加入其中,予以支持。中美应该共同参与全球化机制,共同书写规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单独书写规则,应该由我们一起书写规则,其他国家也应该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思考,哪些经济和安全机构能够将中美捆绑到一起,而非分离。

另外,中美应加大对彼此的投资。就政治原因来说,中国在与美国企业合作时,他们想要同美国相处良好。密歇根的人们在中国工厂中工作时,他们也想要和中国很好地相处。因为,这对中美双方而言是互利共赢的。

在民间社会层面,中国应该通过立法,让非政府组织所处的环境更加灵活。我注意到一些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正在离开中国,这是不幸的。除了两国政府,两国民间社会也应该紧密合作,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非政府组织。

最后,是中美两国的合作机制,例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我们不仅需要更高层的领导进行战略思考,而后由官僚体系进行落实;我们也需要同总理、副总理以及其他级别的官员对话,中美的关系维度太薄。我们要有更多人相互接触,共同合作。

我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不会是世界末日。中美两国彼此需要,有着共同利益,美国体系有时会有问题,但我们会纠正。美国总统选举并非一切。

(作者大卫˙兰普顿为美国知名学者、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教授,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所作演讲整理而成,环球网获得独家授权刊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