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布热津斯基:美国不应将中国当作敌人
发表时间:2017-01-23 18:52 来源:国际网
美国必须提防一种严重危险,即中国和俄罗斯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需求或美国方面考虑欠妥的政策而缔结战略同盟。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敌人对待。重要的是,美国不应该把印度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加以偏爱,这十有八九会导致中国与俄罗斯拉近关系。对美国来说,最危险的就是这样一种密切关系。

编者按: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1月3日发表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的一篇文章,题为《如何在一个动荡年代应对战略不安全问题》。文章称,当前的世界处于动荡的时代,鉴于地区不确定性加剧,俄罗斯面临着日益错综复杂的对华和对美关系,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变得更加含混,缺乏共同战略构想。美国绝对不能把中国当敌人,地区合作需要中美俄拿出共同的智慧以及相应的政治意愿。

本文改编自布热津斯基2016年12月份在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论坛上发表的讲话,文章摘要如下:

核手段已不再是首要选择

自从上一次大规模世界战争在大约70年前结束以来,核弹的威胁维系了国际和平。由于这种炸弹具有单方面摧毁世界的独特能力,所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现实。然而,随着更多国家形成具有类似杀伤性的能力,它对全球稳定的影响开始减弱。

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持续了不到10年。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武器激发恐惧的作用开始减小,但美国核武器的现实仍然使之可以藐视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末为迫使美国撤出柏林而实施的地面封锁;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成功地促使苏联把核武器撤出了古巴。

然而,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解决不是一方的胜利,而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威胁和在政治上保全脸面的相互妥协在共同发挥作用。美国不得不公开承诺绝不出兵古巴,并且私下同意从土耳其撤出“木星”导弹。

事实上,在此类武器进入国际事务领域大约20年后,美国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顾及苏联的忧虑,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尽管核武器有可能引发战争,但同样有助于维系和平。无论如何,两个主要大国在冷战初期独家拥有核武器,所以具有独特地位,以一种绝无仅有的方式分担着全球责任:双方彼此了解,而且都不愿制造可能导致共同灾难的对抗局面。

近年来,主要大国持续的意志较量威胁到全球稳定,但同样不表明它们会动用核武器。随着美国的核战略垄断地位削弱,美国谋求形成其他领域的优势,尤其是与中国展开和平合作。时至20世纪80年代,这两个大国甚至非正式地协作,使得苏联出兵阿富汗的代价日益高昂,最终宣告失败,但从未出现滑向核战争的危险。

时至20世纪8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全球影响力的基本划分开始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对手,但拥有核武器数量有限的中国日益在远东的地平线上崛起。尽管美中关系没有发展成全面同盟,但选择性的合作已经成为定义性特征之一。

因此,全球影响力的三个主要利益攸关方不再愿意诉诸核挑衅,但如果要避免根本冲突,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必须保持谨慎与协作。

俄罗斯的挑战

对俄罗斯来说,地区局势日益严峻。俄罗斯以外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如今公开维护国家独立,拒绝加入任何能唤起有关前苏联记忆的机构。中亚各共和国的民众很多信奉伊斯兰教,这些国家下定决心要把最初的名义独立变成真正的独立国家地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两个信奉俄罗斯东正教的斯拉夫国家也有着同样的愿望。这两国如今致力于获得独立国家地位,拥有自己的国旗和武装部队,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似乎为北京提供了一种更具吸引力的短期选择,但中国雄心勃勃的中亚“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莫斯科的不安,后者小心翼翼地鼓励放慢实施中国把商务通路延伸到欧洲的计划。如此明显的反差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挑起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矛盾。

无论如何,俄罗斯面临着日益错综复杂的对华和对美关系,而这势必会束缚其长期野心。除非俄罗斯放弃其成为欧洲大陆霸主的想法,最终成为欧洲主要成员,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美国不应将中国当作敌人

与此同时,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变得更加含混,缺乏华盛顿与北京10年至20年前关系日益融洽时所特有的共同战略构想。

美国必须提防一种严重危险,即中国和俄罗斯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需求或美国方面考虑欠妥的政策而缔结战略同盟。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敌人对待。重要的是,美国不应该把印度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加以偏爱,这十有八九会导致中国与俄罗斯拉近关系。对美国来说,最危险的就是这样一种密切关系。

美国在政治觉醒的欧亚地区的作用越来越处于守势并不足为奇。美国在该地地区(在美国控制的太平洋岛屿)的残留存在,表明欧亚安全关乎美国的利益。美国公开承诺保卫日本和韩国。但是,这一承诺既取决于战略审慎态度,也取决于坚定决心。

美国还必须准备好保卫西-中欧。尽管国际社会怀疑美国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的决心和意愿,但美国必须准备好做出军事反应。

因此,在欧洲,美国必须明确告诉克里姆林宫,美国不会采取被动态度,不会为排斥俄罗斯而策划大规模的政治或军事反威胁,但是俄罗斯必须知道,如果俄罗斯调集军队占领拉脱维亚首都或者直捣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美国就会大举封锁俄罗斯与西方的海上通路。如果西方的封锁行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影响到波罗的海港口圣彼得堡以及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将会影响俄罗斯将近2/3的海上贸易。

如果美国做出强烈反应,就会大幅度限制俄罗斯参与利润丰厚的国际贸易的能力,同时为调集规模大得多的美国和西欧国家部队(在中欧还能得到美国在当地盟友的帮助)争取时间。鉴于中国很可能持中立态度,俄罗斯领导人将面临令人不快的选择:要么陷入削弱经济的孤立状态,要么明显后撤。

东北亚有潜在动荡可能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东北亚可能会发生地缘政治动荡。很显然,美国不会只充当远在一边的旁观者,可能会谨慎地扩展其与日本和韩国的双边关系。

更迫在眉睫的是,朝鲜构成的安全问题也需要美国、中国以及更以欧洲为中心的俄罗斯加强安全合作。无论朝鲜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政治变化,中国和俄罗斯都能比单枪匹马的美国发挥更积极的影响。

长期相对稳定和不爆发大规模战争可能会逐渐对朝鲜的国内发展产生累积的政治影响,也许会基于朝鲜近邻(中国、日本,或许还有俄罗斯)的保障而获得更大空间。

大国应联手稳定中东局势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中东因宗教仇恨而爆发的持续内战,伊朗极端分子可能引发的核冲突,还有土耳其汹涌的民族主义浪潮包含的地缘政治野心——每一个都有可能出现地区性的大爆发。

理想的地缘政治对策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三边联系,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与中国和美国改善关系的现实和必要性。

鉴于地区不确定性加剧,这三个主要核大国都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反思,如果逃避对周边局势的责任,能否承受其后果。这是否会危及中国的利益并促使中国与俄罗斯缔结过于密切的军事关系,而后是否会促使中俄联手对抗美国的威胁?

或者,如果其后果是这军事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在中东和东太平洋地区加强合作,俄罗斯的全球地位是否会更受尊重?

气候变化将影响地缘政治

由于全球范围的严重气候问题越来越有可能激化政治问题,所以上述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全球变暖已经开始产生更加不祥的影响,显示出冰山大规模融化并危及一些现有聚居地的迹象。尽管战略不安全达到了日益脆弱的人类此前从未经历过的严重程度,但在累积作用下,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公众更严重的不安。

因此,地区合作需要各国在发生过历史冲突的情况下,拿出共同的智慧以及合作的政治意愿。至于持续存在的核武器,虽然始终具有潜在破坏性,但即便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不太可能带来一边倒的政治胜利。

(作者为美国最知名的地缘政治战略家之一,曾在1977年至1981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本文改编自布热津斯基2016年12月份在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论坛上发表的讲话,文章转自参考消息)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