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王冲:中国企业在非洲遭遇四大挑战
发表时间:2018-03-16 17:26 来源:国际网
非洲人觉得,中国人只是匆匆过客,赚了钱走人。事实上,由于文化上的不同,中国人要叶落归根,确实缺乏长远的打算。另外,工人大都不懂英语,也缺乏和当地人交流的能力;作为企业,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大家展开交流,尽可能地建立工会等组织,尽可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给当地社区带去帮助。官方花一个亿修建一个体育馆,不如企业花100万给一个村子提供干净的自来水效果好。

2月27日至3月2日,应美国公谊会(AFSC)邀请,我远赴津巴布韦参加了一场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关于非洲人对中国的投资是如何认知的。

会议由美国公谊会和津巴布韦环境法律协会(ZELA)合办,邀请了来自非洲各国的官员、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精英。三天的会议,虽然整体看对中国的投资持欢迎态度,但对于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们也直言不讳地提了出来。

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状况看,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遭遇四大挑战。

挑战一:新殖民主义说法抬头。

非洲有着古老的文明,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智人就是从广袤的非洲大草原走出来的。

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之后,迅速建立起殖民体系,如今的加纳当时被称作黄金海岸,非洲的奴隶就是在那里被运往美洲,一个10平米的屋子装满100多个黑人奴隶,其中只有30%的人活下来。贩卖黑奴,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罪恶之一。

紧接着,西方殖民者占领了非洲。他们不顾部落特征,用一条条直线把非洲大陆硬生生地划为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而大打出手,如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布尔战争。在整个非洲大陆,没有被殖民的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埃塞俄比亚之所以能独立,一是他们自己认为国王是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后裔,从而有一面旗帜可以团结起来,不像其他部落国家一样四分五裂;第二是大家所熟知的,他们的对手是比较弱的欧洲国家意大利。

如今,作为曾经的殖民者,一些西方人把殖民者的帽子戴到了中国头上,炮制出中国是非洲的“新殖民者”的概念。由于非洲国家有被殖民的惨痛历史,因此对殖民者的感觉是非常负面的。

中国是新殖民者一说在非洲的蔓延,有三大原因。第一,一些西方媒体的强势传播,对非洲人有耳濡目染的影响;第二,非洲精英相当一部分是接受西方的教育,从价值观层面接受西方的理论体系;第三,非洲国家民主化之后,在大选中,中国往往会成为议题或牺牲品。

这种说法,不仅不利于中非关系,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挑战二:中国人被指责是来掠夺资源的。

被称为新殖民主义者,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人被指责为资源的掠夺者,而不是当地的建设者。

二战后,非洲国家渐次赢得独立,但上世纪80年代后,非洲政局动荡,如津巴布韦收缴白人财产,艾滋病泛滥,经济不景气,西方许多国家的企业和个人纷纷离开,非洲成为被西方抛弃的大陆。

在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后,中国迅速和非洲国家建立关系,给予援助;投桃报李,非洲兄弟们也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出国开发市场,大批中国企业家走进非洲发展,给非洲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过程中,中国砍伐树木,开发矿产,投资修建道路。但非洲某些政客和环保组织,批评中国人的时候会只说中国人挖矿掠夺资源,而不提中国大量的援助,导致相当一部分民众误认为中国是掠夺者,心生不满。

挑战三:非洲是中国劣质产品的大市场。

我和来自赞比亚的学者乔治聊天时,告诉他中国造的飞机过几年就要销售了,他瞪大了眼睛表示不能相信。他坦诚地告诉我,他不能相信此事,他眼里的高质量商品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中国人造的飞机,他不敢坐。

他说,中国人的产品很便宜,但不结实,一摔就坏。客观地说,这不是贬低中国产品,义乌的小商品行销非洲各地,的确是给人低端、便宜、不耐用的印象。我在津巴布韦街头,看到的车九成以上的日本车。乔治问,你们中国有自己的车吗?我想了想,在北京上海的街头,国产品牌的车确实很少见。于是,绕了圈子告诉他,你知道吧,中国商人李书福已经成了奔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了。然后,我和华侨大学的黄日涵教授努力给他讲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讲质量过硬的华为手机(免费给华为做一次广告)。

研讨会上,非洲的同行提出,中国企业只是把非洲当做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当做伙伴,他们希望中国企业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当地人做事,适当地提拔当地人进管理层,如果条件允许,提供技术转让,这样才能长期共同发展,稳步前行。

挑战四:中国企业不尊重工人权益。

这是非洲的非政府组织抱怨比较多的地方,他们提出,很多中国公司没有给员工相应的福利,没有年假,动辄扣工资。企业也不组织工会,如果工人自发组织工会,公司会迅速找个理由,把工会的领导人开掉。

资方和工人的对立问题,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碰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工人组织工会和公司集体谈判,是惯例。

根据非洲专家提供的数据,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中交建(CCCC),这家公司有着相对完备的工会系统和年假病休机制。

非洲人还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对他们区别对待。中国的老板住在富人区,和他们不一起生活;中国的工人自己做饭,自己生活,和非洲工人有不同的待遇。甚至,一位非政府组织官员抱怨说,中国企业把干净的自来水只是提供给中国工人,而不给当地的工人。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人类的过去在非洲,未来也在非洲。中国企业遭遇“羡慕嫉妒恨”,也不是坏事,说明有一定影响力和存在感,今后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夯实和非洲国家的关系,今年要召开中非峰会,相信这会对中非关系有新一轮的提升。津巴布韦的反对党议员在演讲中建议,认可并尊重中国不干涉内政的理念和做法,但希望中国也要加强和在野党的交往。

其次,加强媒体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破解新殖民主义,破解“中国人只是资源的掠夺者”等说法,媒体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国的媒体要更多讲述真实的故事,改变一些人的刻板成见;另一方面,无论是外交官还是企业家,都要积极接受西方和当地媒体的采访,敢于说出来,而不是碰到任何事情都先汇报然后再保持沉默。当然,如何说,说什么,还需要要有高超的公关技巧。我研究发现,中国在应对媒体方面,确实经常出现说错话等弄巧成拙的事情。比如说,央视春晚用中国人扮演黑人,就引发西方媒体种族主义的批评。

第三,非官方力量出面会事半功倍。中国人习惯了凡事官方出面,但有些事情非官方力量出面会效果更好。比如说,这次研讨会,我一开始就声明我是来自中国的非官方智库,不代表政府,因此各方都坦诚交流,我也可以更客观地对一些批评做出解释和回应。再有,中国的一些援助是政府对政府,很多民众觉得得不到实惠,因此中国的援助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把一些援助,让非官方机构和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组织对接,直接给民众,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效果当然会更好。

第四,融入社区,尊重当地人权益。非洲人觉得,中国人只是匆匆过客,赚了钱走人。事实上,由于文化上的不同,中国人要叶落归根,确实缺乏长远的打算。另外,工人大都不懂英语,也缺乏和当地人交流的能力;作为企业,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大家展开交流,尽可能地建立工会等组织,尽可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给当地社区带去帮助。官方花一个亿修建一个体育馆,不如企业花100万给一个村子提供干净的自来水效果好。

当然,有的非洲人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一些非洲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中国熟练工人的工作效率相比,确实有差距。但无论如何,企业在非洲的经营,还是要入乡随俗,共同发展,努力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责任。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