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交亲历 > 正文
胡中乐:深切怀念为中德建交牵线的“记者外交官”一一王殊大使
发表时间:2020-09-27 17:01 来源:国际网
作为新中国的记者和外交官,最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魄力。王殊坦言,在西德,占主导地位的是和平主义,并大胆提出:“我主张中国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关键时候,王殊没有考虑个人得失“顺杆爬”,而是从我国根本利益出发,毅然多次发电报向国内陈述自己的观点。王殊的观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王殊,著名外交家。192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4月肄业于复旦大学。历任苏皖边区教育厅编审室编审,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教员,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南亚组副组长,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几内亚、加纳、马里、古巴、联邦德国分社记者,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大使,《红旗》杂志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世界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编者按

著名外交家王殊于2020年9月25日仙逝。王老的一生,为我国外交事业披荆斩棘、屡建功勋:

24岁作为随军记者,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报道;

在朝鲜战场发回的报道,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和批示;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转战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

上世纪70年代初,以独特的视觉力主与西德建交,因与主流看法相左的观点,受到周总理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毛主席亲自召见了他并赞道:“你很了不起,可以当大使。”

王老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伟大形象和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01、毛主席给王殊的一支烟

2011年11月15日上午,寒风来临,北京方庄的郭林饭店内却欢声笑语。外交部老干部笔会208名同志,正在举行年会。

11点钟,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应邀讲话,他说:“首先向我们的老领导王殊同志致敬!”接着,肇星同志讲了一件趣事:

“有一次,我陪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卡斯特罗主席接见我们时,问胡主席是否抽烟,胡主席说不抽;问其他同志,也不抽;轮到我时,我突然想起‘毛主席给王殊一支烟’的故事,便应允。我接到卡斯特罗的雪茄后,趁人不注意迅速放进口袋里,作为珍品留念。”

“你真行!”坐在台下的王殊插话,“可我却没有运气。毛主席给我的烟,当时我放在旁边,想事后珍藏。没想到,乔冠华同志却拿起抽了起来。真是终生遗憾呀!”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爆发出一片笑声。

02、毛主席说:“你可以当大使。”

王殊的这段趣事,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末讲起。1969年3月,中苏边防军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内外对苏联战略“东移”还是“声东击西”的争论之声骤起。

对于中德关系,国内政坛也有很深的偏见,普遍认为:战后,联邦德国军国主义和复仇主义仍占主导地位。

时驻西德的新华社记者王殊,不唯书,不唯上,广交各类人士,尤其是和德国反对党人士接触很多,了解了许多真实情况。他以翔实的材料和精辟的分析,最终做出美苏两霸争夺的重点仍在欧洲,苏联战略向西,不是向东的结论。

作为新中国的记者和外交官,最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魄力。王殊坦言,在西德,占主导地位的是和平主义,并大胆提出:“我主张中国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关键时候,王殊没有考虑个人得失“顺杆爬”,而是从我国根本利益出发,毅然多次发电报向国内陈述自己的观点。王殊的观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1972年7月,王殊突然被召回国,他做梦都没想到,毛主席要见他。当时王殊心里没底,但有一条他是清楚的,他的观点与中央主流不一致,进一步说,是与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一致。

上世纪70年代初,毛主席讲得最多的是“祸水东引”问题。

当时西德和苏联签订条约,紧接着又与波兰签约,承认二战后不合理的边界划分,宣布放弃武力,还给苏联提供大量援助,莫斯科非常满意;美苏在维也纳进行裁军首脑会谈,在欧洲搞欧安会。

我们说这是搞“东方慕尼黑”,指美英等西方国家和苏联讲和,让它向东方来打中国。毛主席甚至和斯诺谈话时讲他不喜欢社会民主党,不喜欢勃兰特,因他和苏联搞缓和。

此时,正是文革高潮阶段,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时年48岁的王殊,年富力强,天性耿直执着。他想,我是在外交第一线,最有发言权。我要学粟裕大将,谏真言,当“忠臣”。但同时,王殊对夫人也交代了后事……

7月24日的北京,酷暑难忍。当王殊心怀忐忑、懵懵懂懂被带到中南海时,才发现是毛主席接见外宾的书房。毛主席与王殊握手后说:“你长期在国外当记者,我也当过记者,我们是同行啊。”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王殊的心头!毛主席赞扬他的观点,对王殊说:“你很了不起,可以当大使。”王殊非常激动,紧张情绪一扫而光,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为缓和王殊情绪,主席请他抽支烟。他接过烟仔细端详,那是一支特制的尼古丁含量极低的小雪茄烟,他没有抽,却放在身边的小茶几上,准备带回家做个纪念。

可没想到,坐在他身旁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顺手拿去抽了起来。屋内烟雾缭绕,香气扑鼻。王殊后悔极了,当初真该放在自己的衣兜里!

03、从随军记者到外交家

王殊1924年10月生于江苏常熟,14岁时到上海读书,1942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在大学里,除了刻苦攻读英文和法文外,曾以“林莽”为笔名,在上海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进步文章。

1946年4月,王殊受地下党组织安排,来到苏皖边区教育厅任编审。解放战争中,他到了华东野战军。1948年9月开始,他开始了在新华社长达24年的记者生涯,正像其撰写的《五洲风云纪》所说的那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奔波在国内外的“战场”上。

当年24岁的记者王殊,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报道。他写的第一条新闻是我军围歼黄伯韬兵团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新闻。朝鲜战争爆发后,王殊又被调到新华社驻志愿军总分社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半。

王殊在朝鲜战场写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毛主席读后致电前方说:这些报道揭露了美蒋特务利用所谓“自由遣返”战俘欺骗公众的种种事实,谈判代表团应利用这些事实,在谈判桌上,揭露美方强迫扣留我战俘的阴谋。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不久,因他懂英语,被分配到新华社国际部南亚分社,常驻巴基斯坦,从此开始了驻外记者的生涯。他先后去了加纳、几内亚、马里、古巴、联邦德国等亚、非、拉美、欧四大洲。

他是中国第一位单枪匹马闯非洲建新华社分社,打破中非长期隔绝的传奇人物。1959年,他先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筹建新华分社,后又去新独立的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采访,并破格受到总统杜尔的接见。

在该国新闻部长的帮助下,王殊顺利地在科纳克里建立了新华分社。那时,王殊身兼二职,在加纳和几内亚两国间穿梭。同年10月4日,中几建交,几内亚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与我建交的第一个国家。

1960年10月,王殊去马里采访,在友人的安排拜见了总统凯塔。凯塔总统很友好,开门见山表示,愿意同中国立即建立外交关系。王殊将信息第一时间报回国内,中马顺利达成建交协议。

1961年底,他又奉命去拉丁美洲建立新华分社并任社长,地点选在古巴的首都哈瓦那。上任伊始,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加勒比海危机”。他日夜采访,仅仅一个月,就发了130多篇报道,受到总社通报表扬。

1969年,王殊等待派往英语或法语国家。但此时新华社驻波恩惟一的记者患癌症回国治疗,因此,要王殊先去“顶缺”。他抢时间看了一些材料,便急匆匆飞到波恩。

王殊知识渊博,极具人格魅力。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有各类政要、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

1973年王殊认识的一位阿尔卑斯山的老石匠,每年春天都给他寄来一封信,并附有一张贴满了山区新绿的嫩叶和鲜艳花瓣的硬纸片。王殊只要去德国,总是抽出时间去看望这位住在养老院的挚友。

后来,王殊相继担任过《红旗》杂志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80年代担任驻奥地利大使,回国后任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王殊1990年退而不休,任中德友协会长、外交官联谊会顾问、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外交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作者为外交官,文章转自“外交官说事”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