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中国人看世界 > 正文
明叔杂谈:“谷爱凌现象”,对中美博弈的10点启示
发表时间:2022-02-11 11:50 来源:国际网
围绕“谷爱凌”的纷争,对中美博弈有以下启示:1、体育可以超越国界。2、奥林匹克精神让人类相互欣赏,保持团结、友爱,超越偏狭的仇恨。3、谷爱凌代表了中国人最优秀的品质,也代表了美国社会的成功要素。4、中国人并不仇恨美国人民。5、美国政府应反思对华政策。6、美国精英应该丢掉自大、傲慢的心态,学会尊重中国。7、美国媒体应以史为诫,不要充当美国反华分子的传声筒。8、在“谷爱凌”现象背后,可以看到中美合作可以给两国、给全世界带来的美好图景。9、在中美博弈中,我们没有必要逢美必反,对于美国好的一面,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学习。10、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

北京时间2月8日,对于中美两国的“体育迷”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

中国人口中的谷爱凌,美国人口中的Eileen Gu,在这一天创造了历史,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滑雪大跳台的冠军。

在最后一滑前,谷爱凌依然落后。只见她立在跳台的上缘,双臂轻微地比划着,应该是在脑海里再次过一遍她即将上演的“惊险一跳”。

然后,她稳稳下滑,做动作,完美落地。

那一刻,她已经知道自己很可能获得金牌。

她跪下来,掩面而泣。

现场的观众为她欢呼。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走过来跟她“击拳”问候。

从谷爱凌落地的那一刻起,后面的两个选手,压力就明显大了起来。她们同样拼尽了全力,但在重压之下,动作都有些不完美。

本来有机会夺得冠军的法国选手勒德就此与冠军失之交臂。

谷爱凌走上去与她拥抱,安慰她,这一刻令人感动。

勒德在上个月刚刚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谷爱凌夺冠仅仅4分钟后,《纽约时报》就发出了报道,用白描的语言,复述了她夺冠的经过,也提到了她生在美国、代表中国出战冬奥会引发的“争议”。但整体上,《纽约时报》的报道非常心平气和,在该报的所有涉华报道中实属难得一见。

美国NBC电视台的推特账号,也难掩喜悦之情,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谷爱凌夺冠的信息。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谷爱凌引发的争议超出外界的想象。

就在几天前,“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一个非常火的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还在节目中质疑,谷爱凌生在美国,在美国接受训练,最后却代表中国出战,她“不懂感恩”。

这一届冬奥会,有着北京的冬日艳阳,也有纷繁复杂的地缘政治干扰,但好在也有谷爱凌夺冠这样的精彩时刻,让人感觉有点魔幻,又有点神奇。

围绕“谷爱凌”的纷争,对于中美博弈有什么启示?

1)体育是可以超越国界的。

虽然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中,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很难做到完美、融洽相处。

但至少在体育这个项目上,我们可以放下现实的纷纷扰扰,去欣赏人类为突破自身极限而创造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谷爱凌最后一跳,充满了神奇色彩。

我自己作为一个观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我非常担心,她在重重压力之下,出现失误。但是,她依然奉献了完美、超越预期的比赛动作。

她参加这个项目训练,才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拿下冬奥会金牌。天分,实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她2003年9月3日出生,才刚刚18岁多一点,但站在全世界最高的体育竞技舞台上,却如此气定神闲、如此自信,更让人感慨不已。

太棒了!

为什么就连一向挑剔的美国媒体,也发自内心地不掩饰对谷爱凌的喜爱?

因为,她如此年轻、如此有天分、如此努力、如此自信,你真的没有办法去“恨”这样一个人。

2)奥林匹克精神让人类相互欣赏,保持团结、友爱,超越偏狭的仇恨。

很多人都看到了,谷爱凌夺冠后掩面而泣,还有很多人看到了,谷爱凌去安慰痛失金牌的法国选手。

竞技比赛,总有输赢,但每一个战胜逆境、奋勇拼搏的人,都是赢家。

在中美关系整体处于低谷的时候,前几天,一组中国运动员在与美国运动员比赛后,向对手送上了纪念品礼物,两国运动员友好地相互拥抱,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

我在推特上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美国运动员,她讲述自己入场时,志愿者跟她热情地打招呼,高喊“欢迎来到中国”(Welcome to China),她自己“破防”、落泪的事情。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真情流露的瞬间,才让冬奥会更加动人。

3)谷爱凌代表了中国人最优秀的品质,也代表了美国社会的成功要素。

谷爱凌的妈妈出生在上海,成长在北京。大约30年前,她移民美国,与一个美国人结婚,生下了谷爱凌。后来这桩婚姻破裂,谷爱凌的妈妈一个人独自将谷爱凌带大。

谷爱凌不仅在滑雪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天分,还是一个钢琴高手,她的SAT(类似中国高考分数)几乎是满分,在冬奥会后,她将进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就读。

我在谷爱凌身上,看到了无数中国人努力、有天分的样子。

同时,我也看到了,才刚刚18岁的谷爱凌,却有一个纯真、丰富的心。

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代表中国参赛时,她曾经说过,美国有很多她这样的“偶像”,但中国很少,她代表中国参赛,可以激励更多中国的女孩子从小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她还说,体育比赛,是为了突破人类的极限,跟政治无关。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谷爱凌的自信,还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放松、快乐,以及对体育和生活的热爱。

可以说,在谷爱凌身上,同时具有中美两种文化、两种社会的烙印,而幸运的是,她从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吸取了最优秀的养分。

4)中国人并不仇恨美国人民。

过去十年间,中美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多了很多对抗、冲突的成分。

但说实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普通美国人,并没有恶感。

相反,很多中国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是美国文化的热烈崇拜者。

我们欣赏美国人那种白手起家、努力做事的态度,我们也欣赏他们在最好的状态下,呈现出的那种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

这几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度急转直下,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美国政客、媒体、非政府组织(NGO)中很多人,对中国展现出的那种傲慢自大、那种深深的恶意。

如果美国不懂得尊重中国,反而要来打压、遏制、围堵和污蔑中国,中国人只能选择奋起抵抗。

5)美国政府应反思对华政策。

当前,中美关系恶化,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中国主动做了什么伤害美国核心利益的事情。

中国没有派军舰到纽约、洛杉矶、佛罗里达的外海“耀武扬威”。

中国也没有在全世界发动一场旨在污蔑、攻击美国的“舆论战”。

中国甚至在诸如美元霸权这样明显的话题上,都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美国遏制中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预感到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未来会让美国成为一个“第二”的国家。

习惯了“当第一”、习惯了“享受全球霸权”的美国,现阶段完全无法想象,也完全无法接受被中国超越的场景。

正因如此,美国面对中国的正常发展,才做出了各种非理性的过度反应。

中国一直苦口婆心,劝说美国,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但美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听见去。

换句话说,美国还没有撞到可以足够让他们痛到回头的南墙。

这个时候,中国只有“丢掉幻想、坚持斗争”。

6)美国精英应该丢掉自大、傲慢的心态,真正学会尊重中国。

美国遏制中国,从内心深处来说,是带有一种种族主义歧视色彩的,因为美国人无法接受,一个在种族、民族、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与美国格格不入的国家,最后却要超越美国。

但实际上,美国人应该多一点敬畏心、多一点谦卑。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

美国才有多长的历史?

即便是美国自认为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现代世界的传承人,它也没有任何资格对中华文明做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现在,中美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美国这种不谦卑、缺少敬畏心、对中国缺少尊重的态度。

指责中国人权,批评中国选择的政治制度,攻击中国的价值观,污蔑中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根本没有资格这么做。

它没有资格当中国的“人权教师爷”,它也没有资格告诉中国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它更没有资格在台湾、新疆、西藏、香港等问题上鲁莽地干涉中国内政。

7)美国媒体应该以史为诫,不要充当美国反华分子的传声筒。

对于美国媒体来说,同样需要丢掉傲慢、自大的种族主义心态。

面对中国,他们应该弯下腰、低下头、蹲下来,不带偏见地看一下中国发生的一切,而不是趾高气扬,对中国横加指责。

无论是从文化的内涵来说,还是从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来说,今天的美国,都没有任何资格对中国说三道四。

作为媒体,应该像谷爱凌那样,扮演推动中美交流的桥梁角色,而非为美国最极端的反华声音提供传声筒、欢呼、叫好。

今天的美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上,质量越来越差,已经完全沦为传播美国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美国对中国打“舆论战”的工具,这跟美国媒体一贯倡导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如果在美国媒体的反复煽动下,美国反华势力最终在美国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并绑架美国的对华政策,将中美推向冲突的悲剧,美国媒体,以及那些明里暗里配合美国反华势力的美国媒体的记者,就是历史的罪人!

8)在“谷爱凌”现象背后,可以看到中美合作可以给两国、给全世界带来的美好图景。

谷爱凌是中美两种文化、两种社会的优秀结合物。

实际上,在今日之世界,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解决困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热点问题,离开中美之间的协调、协作,都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2001年“911事件”后,中美在反恐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在推动G20走上历史舞台,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讨论与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此时此刻,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要远比国际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得多,但此时此刻,恰恰是因为美国一些人非要把中国当敌人、当对手,搞“零和博弈”,才让整个国际社会“群龙无首”,缺乏组织和协调,致使在抗疫等各种问题上,国际社会进展缓慢。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机遇的巨大浪费,也是一种悲剧。

9)在中美博弈中,中国奋起抗争,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但我们也没有必要逢美必反,对于美国好的一面,我们依然要学会欣赏和学习。

过去十几年,美国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美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出现了异化,阶级矛盾、种族矛盾、意识形态矛盾尖锐,这让美国在很多人眼里,失去了吸引力。

对于美国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么做不是为了唱衰美国,而是为了“摸着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一方面,相对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宏大叙事,美国在鼓励个人发展、创新、激发人内在的动力、保持自信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谷爱凌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这也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未来的中国,开创盛世,不仅要有一流的科技、产业,还要有一流的教育、文化、思想,才能真正让世界各国敬佩、仰慕。

10)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

从短期和中期来看,我们有信心扛住美国的任何压力,继续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情,稳扎稳打,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我们也有宽广的胸怀,如果未来在某个时候,美国“幡然醒悟”,中美也可以冰释前嫌,再次合作,造福两国和人类。

但如果美国永远不改弦易辙,那我们也做好了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准备。

到那个时候,被孤立、被时代抛弃的,将是美国自己。

~~~~~~~~

再次祝贺谷爱凌夺冠,后面还有两个项目,期待她更加精彩的表现。

我们也应该为其他中国的冬奥会运动员加油、鼓掌,比赛有胜负,但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敬仰、值得为之欢呼的事情。

作为东道主,也让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报以礼貌和欣赏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好、开放和自信。

最后,我们既要坚持奥林匹克的理想主义精神,也要坚持地缘政治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当我们办冬奥会的时候,我们就踏踏实实,为全世界奉献一场最精彩的大型体育盛会。但当我们回归到中美博弈的现实时,我们同样要踏踏实实,戒骄戒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争胜。

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作者为国际新闻记者,文章转自公众号“明叔杂谈”)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