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新西兰前总理:互利合作五十载,繁荣进步创未来
发表时间:2022-12-22 20:26 来源:国际网
12月22日是中国与新西兰建交50周年纪念日。新西兰前总理、国际金融论坛(IFF)理事珍妮·希普利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撰写署名文章,结合亲身经历指出,尽管新中两国国情差异很大,但在发展合作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两国在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产生了双赢效果。展望未来,继续推动互利合作的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可为两国、地区和全球共同利益做出巨大贡献。

12月22日是新西兰与中国建交50周年纪念日,这个日子值得庆祝。新中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妥善接触和进步态度的基础之上,为两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双方致力于构建一种有效的外交关系,让我们能够定期会面,并愿意就共同的问题而携手努力,同时尊重我们的分歧。

最近我参加了在新西兰首都奥克兰举行的新中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各界人士对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表示祝贺,并对两国的相处方式表示赞赏。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指出,未来两国关系应聚焦三大主题:人文交往、环境保护、经济繁荣。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则用四个关键词总结了过去50年两国交往合作所走过的非凡历程:一是把握方向,二是合作共赢,三是友好相待,四是开拓进取。

新西兰和中国在国情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合作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建交50年来,两国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其中一些具有国际意义。在过去27年里,我有亲身幸参与了这种关系,其中许多经历使我更加认识到民间交往的重要性。

我第一次到访中国是在1995年,当时我率领新西兰妇女代表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80多名代表不同身份背景的新西兰妇女参加了这一令人难忘的重要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一起分享我们的经历,互相学习。

新西兰也积极参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新西兰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争取其他经济体的支持。这一合作和其他关键领域的合作表明,新西兰和中国愿意参与全球框构的设计,使大小经济体能够在基于规则的体系中蓬勃发展。两国至今仍是这一进程的坚定倡导者。

1999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奥克兰举办。在此期间,我作为时任新西兰总理,很高兴地看到新中两国同意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启动早期评估和研究。新西兰乐于同中国分享其专业知识,并与中国开展互利合作。2008年,新中自贸协定签署,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这一协定使我们两国之间的双向贸易流量实现了飞跃,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探索各种方式,共同发挥中新自贸协定及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全部潜力。

自那时以来,人文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中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其中,旅游合作发展迅猛,人们通过旅游了解彼此的风土人情。教育合作也很红火,不仅产生了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两国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加深了对对方国家的了解。另外,服务业也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努力使银行业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过程中,我个人也有幸出了一份力,参与了中国银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我曾担任中国建设银行全球董事,后来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有限公司主席。接替我这一职位的是新西兰前财政部长穆雷·霍恩和前储备银行行长格雷姆·惠勒。在此期间,我们同中方充分交流,分享了我们独特的见解,让新中两国经济和社会都从中受益。

我还在博鳌亚洲论坛担任理事,继续观察外交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0%以上,因此,在博鳌的工作使我能够近距离观察经济体内部和跨经济体协作如何实现持续的发展和繁荣,并为这种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金融论坛的理事,我看到了外交行动,其结果有助于当前在全球金融架构设计和绿色金融创新方面提高严谨性。国际金融论坛每年举办的绿色金融全球奖项竞赛让我们看到,国际参与者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金融来实现绿色转型,其理念和潜在贡献都是世界领先的。

新西兰和中国都是独特的国家,有着各具特色的辉煌历史。两国高度重视外交关系,通过发展双边关系,可以为两国人民、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利益做出巨大贡献。

建交50来,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两国政府再次重申关键原则,为我们如何努力确保一个成功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向迄今为止为新中关系发展成就做出贡献的所有个人、企业和领导人表示祝贺,并希望繁荣和进步将成为我们在未来岁月中的共同经历。

(作者珍妮·希普利Jenny Shipley为新西兰前总理、国际金融论坛(IFF)理事,文章转自“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