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袁杰:德国企业界如何看待对华“去风险”?
发表时间:2023-06-20 15:54 来源:国际网
德国政府欲实施对华“去风险而非脱钩”战略,旨在通过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德国企业界所期待的多元化,并不是去中国化,而是“利用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进一步拓展亚非拉市场。

1.战略由来

2023年5月9日,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声称,欧洲承担着全球责任:“我们需要一个地缘政治的欧盟,一个扩大和改革的欧盟,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欧盟。”

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时,朔尔茨表示,他同意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此前发表的观点,即“座右铭不是‘脱钩’,而是明智地‘去风险’。”

《南德意志报》网站特别关注朔尔茨的这一表述,曾载文称:朔尔茨在这里也使用了“去风险”一词,但他喜欢在其前面加上“明智地”。看来朔尔茨本人对这一战略颇为欣赏。

正如朔尔茨所言,对华“不脱钩”,但“去风险”这一战略最早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

3月30日,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访华前夕,冯德莱恩曾在由欧洲政策研究中心(EPC)和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共同组织的研讨会上发表过一次演讲。在演讲中,这位欧委会主席称欧盟对华关系要“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冯德莱恩表示:“这里的重点是,我们不希望切断经济、社会、政治或科学联系。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占我们货物出口的9%,占我们货物进口的20%以上。虽然不平衡在加剧,但我们的大部分货物和服务贸易仍然是互利的,‘没有风险的’”。

冯德莱恩认为,与中国脱钩对欧洲来说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为此,她为欧洲对华战略提出了“去风险”方案。

在演讲中,这位欧委会主席并详细阐述了她的“去风险”战略。按照冯德莱恩的观点,经济关系去风险化就包括使欧盟的经济和产业更具竞争力和弹性,更好地利用欧盟现有的贸易工具箱,为关键部门开发新的防御工具,并寻求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更紧密的联系。

她还表示:“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供应链复原力,并使我们的贸易多样化——这必须是我们经济‘去风险’战略的一个核心要素。”

4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了题为“重振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演讲。在演讲中,沙利文也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努力在对华经贸关系中“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5月12日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盟27国外长非正式会议上表示:“‘去风险化’只是一个词。但在这个词的背后,有很多工作将需要时间,以审查我们与中国的所有经济关系”。博雷尔并强调,目的不是要让欧洲和中国经济“脱钩”,而是要重新平衡这种关系。

看来欧美政要对冯德莱恩提出的对华经济“不脱钩”,但“去风险”这一战略还是颇为欣赏的。

2.实施不易

4月22日出版的Der Spiegel曾刊登过一篇题为《避开雨淋,又遭檐水》的文章。这个标题是德语中一个习惯用语,意思是:陷入更困难的境地。文章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实施“去风险”战略的难度。

文前按语称:“欧盟刚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情报机构和专家们就对更危险的依赖性发出警告,比如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文章提到,朔尔茨在3月发表的的政府声明中曾自我表扬道:“我们在8个月内摆脱了对俄罗斯天然气、俄罗斯石油和俄罗斯煤炭的依赖。”“说到这里,我们是有能力觉醒和变革、加油和转型的。”

但文章随即笔锋一转,谨慎地指出,德国人和其他欧洲人是否真的能做到这一切,还有待观察。“因为欧洲人有可能陷入新的、可能更加危险的依赖中,从中国的稀土、卡塔尔的天然气到沙特阿拉伯的石油”。

文章作者在这里特别提到了“中国的稀土”,并指出,这是工业生产电池、半导体或电动马达磁铁所需的原材料。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德国逾三分之二(67.2%)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一些金属则几乎完全来自中国。

这种依赖性也引发了欧洲政界的深度担忧。欧洲议会基民盟/基社盟党团主席丹尼尔˙卡斯帕里(Daniel Caspary)就声称:“通过停止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中国可以迅速拔掉欧洲经济的插头。”并表示,“这种依赖比过去对俄罗斯的依赖更危险。在某些领域,它是毁灭性的。”

为此,冯德莱恩4月18日在欧洲议会再次重申,欧盟将实施“去风险”战略。在特别关键的领域,如关键原材料、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生物和军事技术方面,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据冯德莱恩称,她的机构将提交一份文件,旨在对欧洲公司在敏感领域的外国投资进行管控。

但这也遭到了反对。社民党籍欧洲议会外贸委员会主席贝恩德˙兰格(Bernd Lange)就表示:“企业在哪里投资应该由企业自己决定。”相反,他敦促欧盟委员会加快缔结新的国际贸易协定。

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欧盟也正在大力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5月15日至16日,欧盟和印度曾在布鲁塞尔举行了欧盟-印度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印双方多次提到“去风险”这个词,隐含表达了希望减少对中国经济依赖的共同愿望。

虽然欧盟要员一再表明,布鲁塞尔并不想完全切断与北京的关系,但它确实想使其供应链多样化。而这也正是印度的优势所在。

据分析,正是这股力量正在拉近印度和欧盟的距离。欧委会副主席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甚至声称,欧盟-印度的伙伴关系可以为布鲁塞尔的“去风险”理念“注入力量”。

由此也可见,尽管实施“去风险”战略困难重重,但欧盟现正设法借助外力,力图通过多样化推进“去风险”。但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3.德企态度

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APA)今年1月曾发表过一份题为《抓住机遇,减少风险——德国经济界对联邦政府中国战略的建议》的报告,系统阐述了该委员会的对华立场。

在“核心信息”中,报告明确指出:“尽管地缘政治关系日益紧张,但继续与中国保持经济和技术关系符合德国和欧盟的利益。中国不仅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长期以来也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创新基地。”

报告称:“随着在中国的参与,德国确保了自己的全球竞争力。对中国的投资和向中国的出口确保了德国的就业岗位和价值创造。与中国在气候变化或资源匮乏等全球挑战方面的合作是无可替代的。”言真意切,立场鲜明。

虽然报告标题中也含有“减少风险”,但首先是“抓住机遇”。而这里特别要提到报告对“多元化战略”的阐述:“然而,多元化战略不能依赖于撤离中国市场。重要的是要利用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开发和拓展新市场。片面强调‘朋友圈’,即有针对性地扩大与民主体制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关系,对德国经济来说,并非解决方法。相反,多元化的重点必须放在进一步拓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长型市场上。”

由此可见,德国经济界所期待的“多元化”,并非去中国化,而是“利用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进一步拓展亚非拉市场。

从目前来看,德国在华企业确实看好中国市场。3月29日,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W)曾发表了一份由该所专家尤尔根˙马特斯(Jürgen Matthes)撰写的调研报告,题为《德国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度在上升:2021年和2022年的投资额创下新高》。

报告开门见山就写道“没有迹象表明多样化”,并指出:“德国联邦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达115亿欧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报告还上调了此前两年的投资额:2020年超过预估值约20亿欧元,而2021年甚至增加了42亿欧元,并称2021年和2022年总共有215亿欧元新的直接投资流向中国。作者马特斯惊叹道:“从未有过如此之大的中国驱动力。”

在参考文献中,马特斯列出的是他本人2022年8月19日发表的报告《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朝着错误的方向全速奋进》。

但从上述数据来看,德国在华企业并未听从马特斯的劝告,而是抓住机遇,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实在出乎马特斯这位专家的意料。

德国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兼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APA)博乐仁(Roland Busch)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西门子来说,退出占公司营收13%的中国市场,“不是一种选择”。他还表示:“我将捍卫我的市场份额,如果可以的话,我将扩大它。”

这次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结束后,德国《时代周报》网站5月22日曾撰文称:“七国集团一致同意把‘去风险’作为共同的中国战略。”

但西方诸国上述战略能否奏效,确实令人存疑。因为如同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所述,正是通过在中国的参与,德国确保了自己的全球竞争力,确保了德国的就业岗位和价值创造,这是一种双赢局面。多元化战略不能依赖于撤离中国市场,而是要利用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开发和拓展新市场。德国在华企业迄今为止在中国取得的成效就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袁杰博士为旅德中国学者,文章转自“FT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