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外国人看中国 > 正文
中国孩子:旁观者的观点
卡乌克诺娃·塔季杨娜·弗拉基米罗芙娜
发表时间:2014-06-26 14:42 来源:国际网
卡乌克诺娃·塔季杨娜·弗拉基米罗芙娜 独立专家,哲学副博士。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首席专家(2008—2009年)。曾在山东师范大学进修“现代汉语”专业(2002—2003年)。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如果不了解其形成的根源,是很困难的。当然,我们可以阅读各种各样的指南手册,惊叹于某个国家国民思维方式的独特,了解一些他们的有趣事情。比如说,关于中国和中国人写过无数的书,拍过无数的电影。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渠道,我们大概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但是,要懂得他们为什么是这样,我认为,只有彻底研究中国国民的整个个性形成过程——从童年时代开始。在我看来,中国的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在中国期间留下的很多印象都与孩子有关:从小孩子到中学毕业生。提“中国孩子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相当没有意义。孩子们当然是极好的,而且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孩子一样:天真、好学、可爱、聚精会神和无忧无虑……

那么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如何将他们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某些结论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所有人在自身的发展中都要相继经历一定的阶段。用心理学的话说,一开始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与母亲的交流,其次是与家庭的交流,然后是通过游戏认知世界,再后是学习,在少年时期是与同龄人交往,最终是自我实现。这样的发展过程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最后导致成熟个性的形成。但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这些阶段的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从一开始直到最后。东方社会对待父母的态度完全不同于西方家庭的交流方式,不同国家的孩子玩不同的游戏,而学习过程的组织、目的和方法都截然不同。

也就是说,回到心理学上来,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活动”是相似的,但其观点、见解和内容则不一样。在儒家传统依然牢固的中国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根本不同于哈萨克斯坦,更别说西方国家。对这种情况进行指责或者评判是没有意义的。整个教育和学习系统的使命就是培养小孩子适应特定社会的成年生活。而批评这种“培养”和批评在长久历史、文化、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本身一样愚蠢。因此,为说明我对中国孩子的观点,我想,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介绍我对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家庭教育到中小学教育的看法。

但是需要预先说明的是,考虑到现代中国的特点,要对这个庞大国家的孩子生活和性格的普遍特征进行一般性的论述非常困难。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社会非常参差不齐,大规模的改革必然伴随着社会分化,这导致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孩子及其教育的态度千差万别。况且,在这样的条件下把中国孩子的生活与哈萨克斯坦孩子相比是有问题的,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也有不少彻底分化的社会群体。我们既可以寻找一个来自中国中部小村庄的孩子与一个阿拉木图俄语家庭的孩子来比较他们在教育上的区别,同样也完全可以列出一张我国南部一个多子女穆斯林家庭的哈萨克斯坦小孩与一个上海有钱人家独生子的教育的区别清单……

这样夸张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种种社会群体的不同,不如说是为了说明,根本不可能找出某种描述我们两国如何教育孩子的普遍性模式。在此,很重要的是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接下来所讲的首先是基于我对中国孩子生活种种特点的主观理解,其次,事例都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并不奢望它们具有普遍意义。

家庭中的中国孩子

一般来说,在讨论中国孩子与哈萨克斯坦孩子在教育上的差异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些差异即便有,也不会有中国孩子与所谓西方国家孩子之间的差异大。顺便说一句,对这种差异的讨论不仅是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整个2011年,世界媒体都在进行一场由美籍华裔女性蔡美儿引起的讨论。她的《虎妈战歌》一书讲述了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特点。

书中的很多论点的确令人震惊。蔡女士描述了她与两个女儿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她如何以严格的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主要目的——优异的学习成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书作者毫不留情地牺牲孩子们的空闲时间、他们的个人需求、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以及总之一切她认为无助于取得最好成绩的事:无论是从潜在评分的角度,还是从完成作业质量的角度。撇开蔡美儿教育方法的具体例子不谈,我要说的是,问题不在于教育方法。我认为,该书的主要思想不在于“要对孩子严加管教,他们才会成功”,而在于父母是否有权决定什么对他们的孩子重要、什么又不重要。孩子独立与父母管教之间的度是不同文化家庭教育之间区别的实质。在中国,父母觉得对孩子的命运肩负重任。一方面,这与儒家传统有关,家庭关系的等级制度曾经是“父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和臣民关系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像“独立”、“和谐发展”、“创造性实验”这样的范畴和其他人文语汇就不是特别的需要。而像“听话”、“努力”、“遵守”等范畴则重要得多。

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养老金制度的特点,父母老了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孩子养活,对孩子生活的安排就成了老年富足生活的保障。正因为这一点,为孩子的教育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就保证了父母首先要做到父母该做的事;其次,在孩子的自我实现和自己的养老之间,明确地做出有利于后者的选择。

顺便说一句,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人们更喜欢生男孩儿。要知道,女儿嫁到丈夫家里以后,就未必能在自己的父母不能挣钱糊口的时候赡养他们了。奇怪的是,哈萨克斯坦人特别关心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学生或者大学生谈论现代中国的生活,他们早晚会要你解释“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这口号的意义,中国政府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为什么中国人民不抗议这种对自己个人生活的干涉;要是生出计划外的孩子或者双胞胎又怎么办等。应当指出,提这些问题的主要是年轻人,老一代人最关心的是养老制度和社会保障。在讲述如何实现对出生率控制的时候,我几乎总是碰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不能一下子就明白“小皇帝”或者“小太阳”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问题在于,由于实行“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政策,中国社会也面临越来越多新的情况。家庭开始溺爱期待已久的独生子、满足他所有任性的要求、不再要求他有传统的勤奋和服从——只要他幸福和拥有所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对很多居民阶层来说,孩子不再是潜在的赡养者,而成为单纯爱护和关心的对象,有时到了过火的地步。貌似无可厚非,但这对中国来说的确是一种新的现象。

在哈萨克斯坦未必会出现这种问题。虽然有多子女的传统,但独生子在哈萨克斯坦也是正常现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溺爱孩子也是正常的。我们本地的思维可能会把这个问题留给教育或者家庭生活,但对奉行儒家伦理制度的中国来说,这确实是无稽之谈。“皇帝”被认为是国家最大的“家长”,他未必能和“小”这个形容词搭配并与任性的小孩相关联。但这种变化的趋势在加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显然将为爱和关怀留出更多的时间,家庭越是成功和富裕,就越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小太阳”。

幼儿园

幼儿园在任何地方都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仅是在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的时候“有人照看”。小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成为集体和社会的一员,掌握他们以后终生都需要的知识。中国孩子在这方面也绝不例外。小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比哈萨克

斯坦的通常做法要早得多,相应的,这一“适应社会”的阶段在中国也开始得更早。关于中国的幼儿园是何等有效的社会化机构,我有过切身的经历。

我进修的时候同宿舍有一个俄裔美籍女画家。这位女孩是来学中国水彩画的,由于预计培训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她带来了自己三岁的儿子奥斯汀。小宝宝特别的活泼、好动和乐观,但在社会化和某些能力方面远不如自己的同龄人。奥斯汀几乎不会说话和对成年人的

话做出反应,不会、也不想自己穿衣吃饭,没学会尿尿,每次去超市都以歇斯底里大发作告终——先是他自己,然后是他的画家妈妈。宿舍里的气氛非常友好:大学生和服务人员中的女孩子都乐于跟奥斯汀玩耍。我觉得,中国人一般对欧洲小孩都非常友好。但是,跟我们的奥斯汀待在一起不是特别的轻松,这小孩经常让人无法预料,没有妈妈,几乎不可能明白他到底在担心什么,或者什么才能让他满意。最后,他妈妈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很难集中精力,而且孩子不断的哭闹也让同宿舍的人揪心。有一天,负责年轻妈妈培训的教授建议把奥斯汀送到为大学员工孩子办的幼儿园去。妈妈非常担心,但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结果这成了小淘气鬼命运中决定性的一步。过了一个星期,我们的小宝宝开口说话了,说的不是英语、不是俄语,而是汉语。他坐在楼梯上,骄傲地向所有认识的人说“你好”和“我叫奥斯汀”。我们都为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尤其是中国的女清洁工们。她们很快就跟小男孩建立起了联系,他帮她们收拾床单被套,并在她们有事离开的时候去送行。令人开心的是,奥斯汀的语言发展恰是建立在汉语的基础上,他的词汇量急剧扩大,以至于他妈妈都不是总能听懂他说的话。幼儿园不给他穿尿布,没过两天他就学会了尿尿。大概也是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开始独立使用勺子吃饭,可惜我不知道他筷子用得怎么样,但他相当快就完全学会了照顾自己。

我们一度议论纷纷的事情是奥斯汀有了一位中国小女伴。他妈妈说,小女孩儿负责对他进行辅导。他们出双入对,手拉着手,一起翻书,总之,她成了奥斯汀去幼儿园的主要动力。而他妈妈的中国画学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她画出来的画确实非常的美……

当然,这个有趣的故事并不能揭示中国学前教育的实质和特点,但可以让人看到它的效率,又不陷入某种强加的成见。这个大学员工的孩子们学习的幼儿园几乎就紧挨着我们的宿舍。

但是,那里没有前苏联地区惯有的“开放的围墙”——有的是高高的石头围墙。与我们那一套的另一个区别是,那里有专门的制服,我所在大学幼儿园的孩子穿的是黄色的小外套和红色的儿童遮阳帽。据我所知,这并不是对所有中国幼儿园的强制性要求。

当时,有一件事让我感到震惊:在中国,有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就被送进托儿所,而且,产假也非常的短。我觉得奇怪的是,既然只允许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官方居然只给母亲那么一点点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时间……当然,这么早就把孩子送进托儿所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出于经济或前途上的考虑害怕失去工作岗位的女性。在中国,孩子们一般3个月到3岁期间上托儿所,3岁以后到6岁读幼儿园。小孩子基本上都和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待在一起,他们的妈妈都在上班。由于养老金制度远没有覆盖所有的人,照看孙儿孙女就成了很多中国老人主要的、而且是合情合理的工作。这让他们可以跟孩子们住在一起,拥有依靠和生活资料。总体上,这种情况对中国来说是很自然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就过着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现在,父权制家庭有解体的趋势,而对孙儿孙女的关爱就成了维系传统家庭制度的因素。顺便说一句,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关爱一个独生子常常败坏的不仅是中国小孩子的性格,还有他们的身材。孩子超重的问题从前在中国都没有听说过,现在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有关中国幼儿园的另一个信息渠道来自我的法国女友安·克莱尔,她那时在精英幼儿园教授英语。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富裕的中国人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英语学习,所以,几乎从出生就开始教他们英语单词。我不是一次两次看到,中国内销的玩具都针对性地教英语单词和歌谣,孩子们从动画片、会说话的布娃娃、玩具电话和电脑上都能听到英语单词。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