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回忆录 > 走出国门 > 正文
神奇惊世的肯尼亚野生动物世界
安永玉
发表时间:2012-12-29 15:47 来源:国际网
如果您看过电视纪录片《动物世界》,您一定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非洲大陆上动物们之间的生存竞争感到震撼。而这部纪录片拍摄的主要地点之一就是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那里被誉为“非洲野生动物观光第一目的地”。通过我国前驻肯尼亚大使安永玉的眼光,我们一起领略这神奇壮观的非洲丛林。

在非洲国家从事外交工作的二十四年中,我曾游览西非尼日尔河段野生动物园,南非的克鲁格野生动物园,纳米比亚的艾托莎野生动物园。然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给我留下印象当属最深。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面积1800平方公里,位于首都内罗毕市西南200余公里处,与坦桑尼亚境内的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连城一片,共约31000平方公里,接近我国海南省的面积。

东非大裂谷雄奇崴巍

从首都内罗毕乘车西行40分钟,便可在公路南侧登上东非大裂谷观景台。这里是去马赛马拉的必经之路。

大裂谷为3000万年前地壳板块运动所造成,是世界大陆上最长的断裂带,从莫桑比克到中东地区的死海,长6000余公里,宽50-90公里,深约800米。断壁悬崖,山峦起伏,蔚为壮观。裂谷底部平畴绿野,松柏叠翠。稍高处茅屋点点,农田片片。裂谷是一座天然蓄水池,纵贯非洲大陆南北,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马加迪湖、奈瓦莎湖、纳库鲁湖、图尔卡纳湖、沙拉湖、阿贝湖等,像一串晶莹剔透的明珠,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大裂谷两侧死火山难以计数,山顶处一个个盆状突兀可见,有的异峰突起,给人以穿越历史时空的无限遐思。如果你驱车西北方向,登上纳库鲁市北坡峰顶,大裂谷更显得雄奇崴巍,与你在观景台上看到的迥然不同。

2011年5月我再登木制观景台,较之上世纪90年代,台面已大有改进,更加牢固安全,路边工艺品商店连成一片,昔日手持绵羊毛皮的个体叫卖者已不复见。

纳罗克镇工艺品琳琅满目

囿于路况,自内罗毕至纳罗克镇区区百余公里,驱车竟达3个小时。此处去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已经路程近半,游人们总要在这里休憩方便,观赏各类手工艺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多次途经这里。那时,这里只是一片草棚,现在已发展成一个有近3万人居住的大镇,由裂谷省负责管辖。该镇海拔1827米,镇上有巴士车站、银行、邮局、学校、医院、博物馆、加油站、夜总会、百货商店、工艺品展销等等。仅仅几年时间,发展情况实令人刮目相看。

纳罗克镇展销大棚,各类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木雕、石雕、牙雕、蚌雕、手工编制品、耳环、蜡染纺织品、心形吊坠、戒指、手镯等,令人眼花缭乱。木雕创新,一枝独秀。雕男、雕女、雕牛、雕鹿,选材上乘,木色泽润,且多为乌木实木,沉甸如铁。雕工细致,底蕴深厚,且独具匠心,既反映出部落文明的精髓,又是古老文明的载体。当地的蜡染纺织品和各类绘画亦令人对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油然生敬。灵动跳跃的舞姿,五谷丰登的喜悦,幼儿的顽皮,慈母的垂爱,平如童秃的金合欢树林,一望无涯的金色麦浪,非洲艺术家的高超技巧,令作品栩栩如生,出神入化。人们良久驻足,不忍离去。

肯尼亚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投资与年俱增,纳罗克镇又是游人去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的必经之路。过去十年,该镇由数十户人家的村落已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镇。未来十年,如人口达到十万,就会成为肯尼亚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了,发展前景光前裕后。

雄猛强悍的马赛人

马赛马拉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处在马赛人居住的地区。而今,这个以狩猎为生的部族已被安置在园区之外,有的已处在半牧半居状态。马赛人相信万物有灵,至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统一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以肉乳为食,喜欢新鲜牛血,吸血时用一把能控制刺入牛体的小刀,既能把血刺出来,又不能因刺得太深而伤牛毙命。我们曾走进一个马赛族人的院落,围墙是用带刺的棍棒、荆棘连接而成的,以免动物侵入。同一院落内,一边有牛群集居,另一边则是用牛糞、泥巴和木棍糊成的住屋。有的屋子很大,父母妻女全都住在里面;条件好些的,也有分开居住者。

马赛人的穿着维持着原始状态,保留着祖辈的传统,这也是马赛文明的闪光之处。男人披“束卡”,实为红底黑条的两块大布,一块借以遮羞,一块则斜披在肩上。从十几岁的男孩到四、五十岁的成人,手里握着一杆长矛须臾不离身,时刻准备与狮子等野兽搏斗。野生动物怕火,马赛男人的红色戎装在阳光下的格外夺目,使很多动物望而生畏,退而避之。马赛女人习惯穿“坎噶”,五颜六色,颈上套一大圆披肩,头上顶着一圈白色的的珠饰。大多马赛人,不论男女,从小就拔掉两个门牙下齿,据说是为了灌药方便。

马赛女人耳孔之大,令初见者莫名惊诧,匪夷所思。其实,这也是马赛人传统文化的继承。原来,马赛女孩生下后就扎耳朵眼。随着耳环、耳坠重量的逐渐增加,耳朵整体拉长,甚至是平常人的一倍,耳朵眼也逐步增大,甚至可以用小手指直穿过去。1996年我在肯尼亚初次见到这种耳穿时,不禁为之一惊。

马赛人是生命力最强的一个部族,马赛男人尤其被认为是“国家的勇士”,以勇猛强悍著称。马赛人对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过英勇的抗争。1895年年末,马赛族人在东非大裂谷的柯东段伏击了英国殖民者商队,杀死了1100人商队中的半数人马。英国人由此把马赛人定为“一股值得慎重考虑的危险力量”。后来,一个英国商人安德鲁·迪克决定以英国皇室的名义聚众进行报复,这些人袭击了一处马赛人的岗哨,抢掠了马赛人赖以生存的牛羊,最后还是受到马赛武士们的拦劫,迪克殖民者自食恶果,命丧于马赛人的长矛之下。

马赛族人在肯尼亚42个民族中别具一格,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设施完备的宿营地

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端出发到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的门票出售处共231公里。上世纪90年代,我曾多次陪同要客前往,一路颠簸不平,尘土飞扬,尽管紧闭车窗,黄尘细沙仍无孔不入,令游人怨声载道;2011年,我与侄儿安营等重游故地,道路已有所整修,但接近售票处的十数公里,仍保持着原生状态,崎岖如故。

旅游业是肯尼亚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近年来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如果你想去一览马赛马拉美不胜收的胜景,不预定宿营旅社绝不可取。野生动物园内最好的棲身处所应是基克罗克旅馆,几乎均为单间,也可由夫妻合住。房内设施完善,开水壶、热水浴、茶叶、咖啡、蚊帐,就连卫生间与外面的通气小窗也有防蚊纱网,洗漱设备亦一应俱全。一日三餐均为自助餐,牛奶、饮料、水果、蔬菜、各种肉类、令人垂涎欲滴。各个旅舍,互相竞争,食品色香味俱全,鲜丽夺目,美不胜收。记得2000年我曾陪同几位将军前往,由于基克罗克旅馆人满为患,预订显迟,不得不住在固定安全区内的帐篷旅舍里。基克罗克旅馆每晚还有一项颇为引人的服务,在客人进餐期间,六位身着红色民族服装的硕壮男子,唱着呜、呜、呜节奏感很强的低沉调子,人人都努力向上蹦跳。据说,过去马赛族酋长在给自己女儿选择丈夫时,谁蹦得最高,谁就可能被酋长选为乘龙佳婿。

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1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有数十家旅舍,除基克罗克外,还有马拉赛丽娜狩猎旅馆、马拉萨罗瓦旅馆、马拉勇士、马拉探险者、短尾鹰、无花果树等宿营地。各家均有严格规定,天亮之前禁止外出,天黑之前必须返回,旅舍守门人严格照章行事,客人不得步出旅舍广阔原野的围网,确保游人安全无虞。范围之外,有时会有狮群、野牛或藏身于草丛中的猎豹在周边游走,确实危及人命。有的旅舍还有汽车修理、加油、加水、轮胎充气等设备。这些都是近年来的可喜发展。

肯尼亚旅行社如雨后春笋,数以百计。经营马赛马拉专线服务的也有数十个。绝大多数旅客乘四轮驱动吉普车往返。一次我们从内罗毕市威尔逊国内机场乘机前往,却惊奇地发现,途经的两个机场跑道均为黄土轧平,只竖着一根指示起降方向的风球杆,不设任何机场管理人员。国内同志见此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建个简易机场,动辄数十亿元人民币,这里运行竟无人看守呵。

非洲野生动物观光的第一目的地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西南,与坦桑尼亚联邦共和国的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连成一片。在马拉河畔竖着一根大约两米高,分深浅两色水泥的方柱,柱上刻着英文字母T的一面就是坦桑尼亚领土,刻着K的另一面则属肯尼亚。边界上没有卫兵,偶尔会遇到身着戎装的持枪禁猎者。

在广阔无边、终年碧绿的原野上,活跃着数百万头野生动物。其中,大约200余万只角马、150万只瞪羚、2000余头狮子、250头猎豹,斑马、野牛、大象、犀牛、长颈鹿、红棕转角牛羚、黑斑大羚羊、旋角大羚羊、东非狷羚等数不胜数。马拉河是众多尼罗鳄和河马的家园。尼罗鳄有时爬在青石上,鱼目混珠,几难分辨。河马白天在水中嬉戏,夜晚则登岸食草。笔者清晨曾目睹两头狮子夹击一只灵巧的瞪羚,那瞪羚跳来跳去,变换方向,终于逃脱。笔者一天中午看到一头猎豹坐在树杈上,看着尚未食毕的半片羚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笔者还看到五头狮子撕食一只野牛的场景。在笔者不下二十次的造访中,只看到一次角马大迁徙,成千上万头在山野间列队前进,酷似行进中的队伍。这里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坐在吉普车上畅游,望着大自然美轮美奂的景色,身心完全融入奇妙的境界,忘记了一切压力和琐碎烦恼。正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对于这片野生动物保护区,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非洲的绿色群山》一书中有详尽而生动的描述,电视记录片《动物世界》的许多镜头亦拍摄于此。笔者在内罗毕国际机场曾遇到一位香港华人摄影家,他竟在马赛马拉驻守拍摄动物达百日之久。这位摄影家每晨5时半外出,八时返回早餐,以后复出,蹲守,直至黄昏后返回,十分辛苦。

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1977年以前,游人从内罗毕去塞伦盖蒂非要途经马赛马拉,这里只是一个中途歇脚点。后来坦桑尼亚边界一度关闭,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才异军突起;今天,它已赢得了“非洲野生动物观光第一目的地”的美誉。

热气球上赏风光

每年七、八月份,当坦桑尼亚一侧青草几近枯竭时,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雨季刚过,碧草芊芊,漫山遍野。200余万头角马等野生动物你争我夺地度过马拉河,来到肯尼亚一侧。这也是乘坐热气球欣赏草原风光和野生动物的最佳季节。

1862年,儒勒·凡尔纳出版了他的小说《热气球上的五个星期》,描写他在非洲乘坐气球旅游的经历。这本书对后人有所启迪,更有激励。百年之后,英国著名驾驶员安东尼·史密斯乘坐氢气球成功完成自桑给巴尔飞越坦噶尼喀,飞越赛伦盖蒂草原和东非大裂谷之旅。

人们对乘坐热气球凌空旅游是既羡慕又害怕的,总怕操作不慎或风向问题引起气球空中燃烧而坠地丧生。后来,与安东尼·史密斯一起探险的摄影师艾伦·鲁特成功地解决了乘坐价格和安全操纵问题,他的纪录片《坐气球旅行》倍受欢迎,引起轰动,也使他大赚一把。于是鲁特在肯尼亚开设了第一家气球旅行公司,总部就设在基克罗克旅馆。我曾前去询价,每客飞行一次需千余美元,使我望而却步。

每个氢气球篮子里有12个乘客座位。每晨五时半,公司把乘客从宿营地接至出发地点。热气球飞越大约12公里,低可安全掠过树帽,高可至300米上空,鸟瞰马赛马拉广阔平原的全景。飞行途中还落地早炊,且食品十分丰盛,还有香槟酒供应。乘气球旅行,起初只可在基克罗克旅馆预订,现在手机等通讯手段发达,在无花果树旅舍、马拉赛丽娜旅馆、小总督宿营地等均可预订。此项服务发展迅速,前程似锦。这家公司自1976年首次飞行至今已运载了大约10万人。

草原上的五霸

在漫无涯际的大草原上,大象、狮子、犀牛、猎豹和野牛被列为五霸。他们同属哺乳动物,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曾是白人猎手射杀的对象;然而,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不论白人、黑人和何种肤色人种,谁敢破坏禁令猎杀动物,都会被绳之以法,严惩不贷。

大象是最大的陆地动物,成年象身高3米,体重约5吨,头部巨大,大耳如扇,最吸引猎手的是长达一、两米的两只白牙。尽管肯尼亚第二任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先生在内罗毕市郊的野生动物园入口不远处,曾经一炬烧毁二十几吨象牙,以表示严禁猎杀大象的决心。但是在东非市场上至今仍有牙具悄然上市。大象是母系群生动物,雄象是局外配角。接近大象时,不可大喊大叫,否则激怒的大象可以连车带人都顶翻在地。如果被大象踩踏,必会粉身碎骨。狮子被视为兽中之王,白天他们经常在树荫下睡觉,傍晚、黑夜或清晨是其活跃时间,羚羊、斑马、疣猪、幼鸟甚至鸵鸟蛋是他们的美餐。流浪的公狮经常吃掉其它狮子的幼崽。一头狮子每天要吃掉六公斤上下的肉。狮子经常三五成群地活动,笔者看到最多的一群竟达18只之多。犀牛由半个世纪前的两万头已减至数百头,原因是犀牛角贵过黄金,其粉状可以立竿见影地退去40℃高烧。在也门市场上一个由黑犀牛角精心制作的匕首,可以售价两万美元上下。现在犀牛已经在有武装保卫的禁猎区内,弥足珍贵。猎豹常在夜间活动,栖身隐匿,离群索居,最爱捕食黑斑羚。我们的当地司机汤姆斯精明能干,几乎每次都能在水边的树上找到花豹。水牛是食草动物,百八十个水牛结群活动不足为奇,水牛坚挺的双角,巨大的身躯使其它动物常常退避三舍,但孤独、病弱的水牛常是狮群的美餐。

大草原上奇特的和谐

置身于马赛马拉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人们从世界各处赶来,不分国籍、人种、肤色、宗教信仰乃至意识形态,望着喷薄欲出的朝阳,望着低矮起伏的远山,望着一碧如洗的苍空,望着漫无涯际的绿野,望着成群结队的生灵,深深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们忘记了自我,更感到万物造化的伟大,个人得失之渺小。城市的喧嚣,尘世的烦恼,均置诸脑后,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奇妙绝伦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愉悦轻松。甚至在旅舍的餐桌上,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起酗酒斗殴、漫骂吵架的现象。

人与动物和谐如一。不同牌号、类别的旅游车、吉普车按自然保护区的规定进出。人们不驱车追赶动物、不鸣笛、不闪光、不尖叫。人们在景区内不乱扔杂物,不拣拾骨骼、种子、鸟窝、昆虫等。一切出于自觉自愿。人们,包括驾驶员,沿着固定的车辙行车,边走边停,互相询问着动物的棲身处;我虽然不懂当地语言,我明确知道他们在交换动物的去处。至少有两次,我看到多辆吉普车在草原上围成一圈,原来中间一辆旅游车爆胎后,司机正低头修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均扶危济困,自发地把车围将起来,以确保修车者的生命安全。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动物间也维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在马拉河,每年七、八月间,一批一批成千上万头角马形成分外壮观的马拉河之渡,尼罗鳄张开血盆大口可以把角马拉下水去吞食,但尼罗鳄与长着獠牙、重达数吨的河马互不侵犯,和谐相处。

呵,风景绮丽的马赛马拉,和谐共处的马赛马拉,有着独特文化的马赛马拉,属于全世界人民的马赛马拉,令我没齿不忘的马赛马拉。祝愿超世绝伦的马赛马拉永葆青春,愈加美好。

(作者曾任中国驻肯尼亚、納米比亚大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